2)398章 海兰泡,复仇之始4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营要散;过了江之后迅速归建,以连为单位向纵深突击!”在黑龙江南岸,051师师长石觉(中将)急切地命令道。刚才苏军的那一阵炮火,让正在渡江的一个团遭到了较大损失。这个损失,压得石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

  黑龙江北岸,已经过江的国防军士兵越聚越多,在一名少校(营长)的指挥下,迅速组建了几个连级规模的突击队,向阵地纵深和左右突击,三百米的宽度,还不足以保证渡江部队的安全。

  见到中国士兵向自己的工事扑来,苏军也是枪炮齐鸣,奋力反击。而且还像谢尔盖洛夫少校一样,组织部队奋不顾身地冲出工事,想来个双管齐下,将中国军队赶回去。

  因此,战场上显然一片混乱,即有中国部队依托野外地形与苏军工事对射的战斗,更有中国部队与冲出各隐蔽工事的苏军之间的野外较量。

  利用工事反击的苏军,明显占有优势,因为工事内的火炮对国防军士兵伤害很大,而国防军的枪榴弹要想建功,必须要推进到600米的距离之内;但在野外的战斗,却明显是中国军队占优,这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自动火力强的问题,与中国军队士兵的单兵素质以及训练密切相关。

  后世的武爱华是特种兵出生,而且一身功夫出神入化,因此,国防军部队的普通士兵的训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特种兵训练的特征,这种特征,在战场上就表现为一个士兵可以是一个战斗单位,两个士兵三个士兵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一个班,一个排更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这种灵活的独立的作战意识,在1937年的平津会战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苏俄红军,显然还不具备这种“现代”特征,他们作战,必须有主官或政委指挥,否则,他们就打不来仗,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大下降。而德国陆军,之所以是二战强军,就是因为德国陆军士兵具有了这种独立作战意识,而原本历史上,德国最先组建特种部队,与德国人的这种独立作战意识也密切相关。

  虽然苏俄军队以工事为依托,整体上占有优势,但国防军士兵却并不惧怕,他们巧妙地借用地形,以三人为一组,以班为一大组,互相掩护,或者在我军迫击炮的掩护下,不断向苏俄工事方向推进。

  随着上岸的中国士兵人数的增加,苏军前沿阵地渐渐感受到了压力。而由中国军队控制的安全登陆地带,从300米宽,慢慢地变成了400米,500米,600米,几乎每隔十来分钟,就会拓宽百米左右。

  这条前进的路上,摆满了苏军残破的各类工事,摆满了苏军前仆后继悍不畏死的尸体,当然,也洒满了中国士兵的鲜血!

  “命令:战车团t-12战车营,分四路纵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