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夏粮(下)_青帝赢子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走呢?

  只是时势所迫必须攫取多些,以后才能再缓缓弥补恢复这片洞天元气,他解释了这一点,就挥手让人下去:“准备收割吧。”

  “现在外面田地里冬小麦虽也成熟,但这是原来种子,这洞天里收割的稻麦,才是杂交,是继续大规模普及的种子,不可怠慢了。”

  “种子多了,还可以放粮,这青黄不接时,正可补充民间粮食储备。”

  “是!”立刻有人大声应着。

  这黄脉仙人伸长脖子,似乎给一柄镰刀割取首级一样痛心疾首,一州洞天的资源就算天仙也不能无视,更遑论他这样真仙,还是对土地贪婪的黄脉真仙,看着对手踩他的地,割着他的稻子,就是男人看着仇家占自己妻子,打自己孩子一样,那真是死不瞑目。

  …………

  且不论康阳道人的憋屈,值守真人与一批体质适应较快百姓可不管高层斗争,下去忙忙碌碌地收获这一轮粮食,神情都是欢喜,气氛热闹而充满希望。

  他们在这里常年接触杂交作物的粮食蔬菜,已由对未知恐惧而变得日常习惯,并且切身体会到些,来自异域的气机由淡到浓,经过农作物的一次富集、除害、转化,就是绿色植物将废弃光合成营养一样,再经由人们身体吸收,虽还是免不了异气冲突,但已是在最容易适应的范畴内,一日三餐里慢慢熏陶习惯,水土不服的症状也会变得随乡入俗。

  适应环境,原就是生命本能,现在只是让突变剧变风险降低到人体系统能承担的范围,这在洞天里耕作一年的少部分百姓身上已得到体现,就是种了牛痘能预防部分疫气,原理如一。

  如果单纯是洞天内百姓,对外面的绝大多数民众这样宣传,还可能被当成是虚假——陛下这个黑历史流言给黄脉散播的很广,尤其在土德地盘,那些仙门最后撤走时没忘记给新汉留下点膈应,他们代表是旧权威,在民风很保守封闭的中西部土德区域还是影响很大。

  但汉国对此早有准备,童男童女在各仙园、仙境适应性培养在报纸上连篇累牍报道,甚至还鼓励这些孩子给家里写信,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相信……这其实也是人道故技,任何改变总是白纸上最容易,而家庭血浓于水让家长就算不认可孩子的想法也会迁就,这也是族群本能。

  更有三人成虎的群体意识效应,官方报纸和下乡队伍宣传轰炸多了,又亲眼见到些例子,青汉青朝信誉逐渐竖立起来,至少已让人感觉到这份诚意不仅仅是杀得人头滚滚一片血海的霸权,而是一个准备长期经营的政权,各州郡县亭千家万户都开始相信,这批杂交粮食将会给洞天外的民众带来一次体质的提升。

  因而首批洞天粮食运出去后,立刻在市面上引起哄抢,这和当前外界正好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有关,一州洞天虽广但可耕种区域也就百里之地,对于全州的粮食总产出来说是很少,更好补充青黄不接的粮荒,那这同样一份粮食对人的活命价值,可比秋天丰收时都高十倍百倍!

  不过青汉法令将这部分夏粮先收入常平仓,走过帐后直接平价——往年官方根据总粮食和总人口,形成夏粮价格,其实还是比秋粮的贱价贵一倍,但因地方豪族和大商囤积居奇,普通民众连这个价都买不到。

  这一举措,其实还是收拢了民间的大笔财富,夯实新朝底气,而且还是借着黄脉、赤脉的洞天来收买人心。

  可惜只有仙人们与少部分凡人精英知道,各地普通百姓可不会去研究洞天所有权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买到平价粮后只会交相称颂——青汉仁德,陛下圣明!

  人心渐渐稳定,龙气深凝,做好标准抗冲击姿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危险挑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