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6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这一回太子恒的加冠礼,太宰计然是大宾,治粟内史曾点是赞冠。

  在太子恒行礼的时候,庆忌穿着一袭冕服,头戴平天冠,坐在了他的面前。

  高台之上,计然与曾点都穿着古朴的玄色礼服,面色严肃的站在一边。

  太子恒则是朝着庆忌下跪。

  曾点首先拿过托盘上的缁布冠,为太子恒戴上。

  一边的计然则是朗声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言罢,曾点又取下了缁布冠,为太子恒换上皮弁。

  计然跟着唱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最后,曾点给太子恒取下了皮弁,换上爵弁。

  计然郑重其事的宣号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加冠仪式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太子恒还需要拜见自己的母亲季蔻,再由大宾计然为他取字,这个时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

  如果是寻常的贵族男子,主人应该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

  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

  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

  这样的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明朝直到女真入关强令华夏人移风易俗,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礼毕后,看着眼前年轻的太子恒,庆忌的心中不胜唏嘘。

  一眨眼,庆忌已经穿越到这个时代二十年之久!

  曾经,他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而今虽不算是老迈,身强力壮,却不免感叹时间的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在太子恒的加冠礼结束后,庆忌又在滋德殿召见了赵无恤及其姐姐季嬴。

  二人是赵鞅的儿女,赵无恤属于入质于吴国,而季嬴公主的来意,则是显得不清不楚。

  “赵无恤(季嬴)参见吴王,吴王万年!”

  赵无恤和季嬴见到庆忌后,不卑不亢的朝着他作揖行礼,并口称“吴王”。

  庆忌是周天子册封的吴侯,在国内称王,所以二人没必要将庆忌称之为“吴王”,只是这寄人篱下,如何能不抬举庆忌?

  “不必多礼。坐。”

  “谢吴王!”

  得到庆忌的许可后,赵无恤和季嬴,这才缓缓的落座。

  不同于这对谨小慎微的赵国姐弟,庆忌开始居高临下的打量起了二人。

  赵无恤,即历史上的赵襄子,而今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郎。

  他是赵鞅与翟人之女,属于庶子。

  从相貌上来看,赵无恤宽额头、大嘴巴,眼窝深陷,有些西方人的特征,不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难怪会被智伯瑶大骂“相貌丑陋”……

  作为赵鞅的女儿,有着贵族血统的季嬴则是长得天生丽质。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