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郡府首夜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说:“姐姐,你看有大人来哩。”

  小山、芊娘随指看去,齐步出迎相接。

  听陆判说明来意,便请着他和随行之人入府。

  引路的三个精怪亦沾光进了郡君府,暗下欣喜。

  穿过前院,璋玉子、如意子跑去东园通禀郡君。

  沈玉娘受命迎请十王殿判官,园门前见礼道:“我家郡君得知陆老爷来到,喜不自胜,请老爷入园一叙。”

  陆判还礼,相随问:“奉义可在府上?”

  “在。”玉娘笑说:“今日我家人都在府上,不知陆老爷身后这几位是何人?”

  陆判顾看身后,路上随手引荐。

  穿过夹道的假山石,望见前方一片水榭、风亭、长廊、花灯景致。

  廊下设有几桌宴席,约几十人用宴谈笑,皆是仙家阴神,刘府巷邻。

  水榭上,一众青花舫乐女舞姬助兴,丝竹悦耳,乐舞笙歌。

  风亭内,设三桌家宴。

  刘氏母子坐主位,貂儿、怜云、高二、封三娘、十三娘、戚少卿次之,其他各座两边席。

  老夫人看着乐舞,忽想起一件事,顾问右边怜云:“今夜可与我儿合梦同寝?”

  众女齐头顾看李娘子。

  怜云神采带羞,端庄回话:“服丧之期未过,怎敢与相公私会。”

  刘彦插话道:“今日孩儿在书房就寝。”

  老夫人招来怜云附耳说:“且要抓紧,早日让我抱上孙儿,才是你俩该尽的孝义。”

  话音虽小,但众女各都耳朵尖,怜云一手贴心轻点头,眸看刘郎,坐回席位。

  刘彦眼见陆判过水榭,收起口中话离席迎接。

  两句寒暄,他见宣州四子有书生气,礼问姓氏表字。

  陆判与君引荐,逐一道出殷宏和三友名字。

  伴随介绍,他们挨个向刘奉义揖礼。

  刘彦谈吐随和,先引他们见家母,后命阿九在水榭边设宴,亲自陪客叙话。

  一场欢谈持续到三更才散。

  出城路上,殷剑臣礼谢陆判。

  “今日与刘奉义一叙,方知何为君子,何为儒术,何为道义。”

  “非大宗师引荐,我等无此番见识。”

  “小生多谢大宗师。”

  “多谢大宗师。”

  另外三友先后答谢。

  陆判受用礼数,赤髯展开笑说:“俺也借此与君结交。尔等可知,奉义乃正心乾道君子?”

  四人相视,拱手请教。

  陆判把手一托殷宏,边走边说:“世上明经之士,皆为真儒。”

  “而真儒亦有高低。其中又分孔孟,奉义乃其中双成大才,世上罕有,即便在真学之中亦是奇才。”

  “此话三言两语说不完。”

  “过去都是你等请我吃酒,今夜我请你们吃酒,到我府上把酒叙谈!”

  宣州四子笑颜应承,陆判大袖拂过四人头顶,将他们魂儿拿入手中,揣袖大步出城去。

  ……

  北城郡君府。

  今夜道喜宾客群结伴出府。

  府内东园,刘彦携家人与母亲作别。

  刘氏走到儿郎身前,顾看怜云:“我儿乃通达之人,不用守着死理。”

  “过完正月,你们还合寝,我刘府家门之私,外人管不着。”

  “谁敢背后非议,叫他来与我论理。”

  旁听封三娘掩口而笑,附和道:“老夫人说的甚是。”

  “孝礼是用来规矩俗人的,世才君心通达,自能正心守德。不必尊俗礼。”

  “况且,老夫人只是换个宅邸,又不是离世……”

  三娘这两句话,说到刘氏心坎里,含笑点头。

  刘彦领下母亲之意,乘上画舫与众女回阳世宅邸。

  到家后,刘郎归身梦,众女齐入内。

  荀娘子道:“妾等今夜想出游,去金陵会一女。郎君可许?”

  刘彦说:“娘子会友何须问我?自去就是。不知是哪位仙家?”

  高二眼看三娘逗趣:“就是三娘以前的旧冤家,范家十一娘。”

  “那十一娘如今转世到金陵秦府,改名叫‘秦诗雨’‘秦媚娘’。”

  “她跳脱胎中之谜,记起前世种种,想要追随三娘修道。”

  “我等今夜去府上一探资质,若是可教之才,就引入青花舫。”

  “世才以为如何?”

  “此事你等做主即可。”

  刘彦不多思量,背后六丈经阁随念浮现,他转身入阁研磨《于氏春秋》。

  众女脱出君梦,只有阿九留下,其余乘画舫去往金陵。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