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青白二蛇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彦请通判用茶,转看身前娘子说:“岳母已不在世,岳翁纳妾续弦,乃人之常理。”

  “家中子女岂能干预?”

  “不知岳翁看中之女,在府内还是府外?”

  这句话是他替怜云问的。

  此言出,李怜云把眼盯向父亲。

  通判面做微红,手扶茶碗道:“此女在府外,乃是南街吴家豆腐坊二娘子玉莲。”

  刘彦想起曾见过,的确妍姿不俗,笑问:“他家是何意?”

  李通判听出女婿帮自己,赶忙接话道:“吴家人都同意,玉莲也愿过我府。”

  李怜云说:“爹爹需守好谨慎,可不要被色相遮蔽心眼。”

  “女儿并不反对,就怕父亲所那妾室,将来做出失德不齿之事,损伤自家颜面。”

  李通判点点头,附和其言:“我女说的甚是,为父自当谨慎。”

  “玉莲此女喜爱儒学,心地甚好,我思量后才定下,她若有半点不愿,为父也不能强纳。”

  见父亲说话如此小心,怜云端茶敬父:“如此爹爹就早些纳入府门,择日女儿去见见。”

  通判心欢喜,说声‘好’,满饮一大口茶。

  刘彦适时岔开话题,与岳翁谈问‘苏司理家中之事’。

  李通判道:“苏老夫人身已下葬,丽娘尸身也得厚葬,昨日司理拜我府,重谢一番。亦欲来临安恩谢世才。”

  怜云听两句便出书房,与老夫人说起‘父亲此来另外之意……’

  刘氏方才恍然,笑‘李通判惧女’。

  一盏茶后,翁婿同出书房。

  通判进到正房与姻亲作别,刘彦、怜云代母相送,出府门巧见华明渊、贺之洲携礼而来。

  三人寒暄两句,入府叙话。

  怜云则送父亲出巷、乘马车。

  通判车过白石桥时,见两个村女同桥避让。

  她们人手挎着草篮,里面各有两只稚鸡。

  看二女面貌,正是白蛇小山、青蛇芊娘,只是变换了装扮,避俗人眼目。

  她们过桥寻人打听,一路走入槐花巷,望见巷尾刘府主宅。

  芊娘赞誉道:“好个福泽深厚的门第!”

  小山伴望却看不出什么,问姐姐:“怎见得深厚?”

  芊娘前行道:“你看那门楣上桃符,可有金光隐藏?”

  “此乃刘家功德显现,一块小小桃符都有这大功德,何况是他家祖宗牌位?”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等福泽还不够深厚?”

  小山细看门上,确见桃符有功德气,领略到刘府门第之高。

  接近府门时,忽见两只雄鸡画目发灵光,似要展翅飞出门画啄她们。

  芊娘把手扶住妹妹,饶有兴趣的观看门上画鸡,赞说:“此画有真学降墨,点睛之笔在鸡目……”

  “奉义果是真儒!”

  小山闻听壮胆观画鸡,琢磨其中的玄妙:“真儒点墨能使画中鸡子生灵?”

  二女说话议论时,左宅门房打开,平儿福伯出来。

  芊娘忙领妹妹礼问‘这可是奉义府’。

  得知这老少就是刘府家人,她显笑请平儿通禀,报上自己和妹妹姓名。

  等不多时,阿九出府门,分顾认出二女。

  请她们入左宅叙话,谈问她们登门来意。

  芊娘持礼相告。

  说明‘想拜入老夫人阴邸’之意后,又说:“小奴和妹妹乃真心投靠,望乞怜悯。”

  “若得贵府抬举,必当忠贞不二。”

  阿九小做思虑,询问她们:“是什么异类得道?原身可还在?”

  芊娘回话:“我俩同为蛇类,小奴身是青蛇,妹妹身是白蛇。我俩蛇身都在东山石穴安居。”

  阿九并不惊奇,追问:“你们可害过人?”

  芊娘沉吟,看眼妹妹道:“确害过一人,但那人是仇人!”

  “小奴原本有主,主人是个弄蛇卖艺之人,他养我开灵智,后来我遇仙缘,辞别主人在山中修行二十年。”

  “出山后又遇妹妹,我俩一起寻主人报恩……”

  “但闻主人被乡绅逼死,我俩为报仇缠杀那厮。”

  “为了躲避官司,我和妹妹便来到贵乡。”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