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问经驷驖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观诗句:“该说时她自会说。也许只是试探我心,看我是否对二女有意,又想‘保媒拉纤’。”

  阿九失笑,见公子目光聚神,便不再打搅,落座身后守着。

  刘彦正坐守意,通读一遍《秦风·驷驖》。

  先以‘入书法’,将眼目、心念沉入书中,久之感应‘诗文如水拂面,诗境环绕脑思’。

  后,他明亮身性,更能清晰感应文字描述的‘秦襄公出猎场景’在他周围环绕。

  其身心仿佛已经置身于‘经中世界’,似能感觉到‘出猎车马奔腾,车轮马蹄声入耳’。

  适时,刘彦心思涌明光,如似明烛照破昏暗,包围他的《驷驖》诗境全部显现出来。

  只见,四匹高头大马出现眼目中,嘶鸣抖动鬃毛,马蹄端正站着。

  车上秦襄公宠臣手抓六根缰绳,即诗中所言【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再看驾车人后秦襄公,其眼眸望着前方山林苑囿,身后狩猎车一架驾蓄势待发,充满武德。

  刘彦此时直面感受到此篇诗歌描绘场景,这等感受直达心窍。

  正如《于氏春秋》所言【问经养学,乃以心见经,如入经中之国,以此法可与书中经意论学,得其真意,明经归身。】

  “‘问经养学’却比‘入书养学’更奇妙。”

  “入书,只是心念浮于经意表面,犹如隔窗窥人,可闻其声,不见其人。”

  “问经,则是心念入到经意内里,好比入内而观,不止闻声,亦能见人。”

  “不知这篇《驷驖》中,有无经意精灵。”

  “‘经主’应该就是秦襄公。”

  刘彦心念领会,目观驷马车驾上襄公,可感受到武略超群的雄主之气。

  其所言【经主】,指的是一部书或一篇章中的主人公。

  如《孟子·公孙丑》篇章中,经意之主即‘孟子’,其弟子‘公孙丑’只能算经灵。

  【经主】就如书魂,其承载的经意最大,灵性也超越其他经意精灵。

  而这篇《秦风·驷驖》的经主,绝非驾马车的‘媚子宠臣’。

  从【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这句诗就能看出,此篇经主乃【秦襄公】。

  刘彦观赏驷马车驾秦襄公,其时襄公转顾相视。

  “君子从何而来?”

  “噫!”

  刘彦心念惊叹,后笑持礼道:“我从经外来,观赏襄公出猎。”

  秦襄公似有思量,问:“经外是何地?”

  听他所问,刘彦知道这位经主有灵,但灵思固于书中时期,不答只说:“我能否与襄公同驾观猎?”

  秦襄公眼眸诧然,流漏赏识:“敢和寡人同驾,必是非凡之士,且上来。”

  刘彦念头一动,身就上了车驾,站在宠臣身后,襄公身旁。

  秦襄公发号施令‘开猎’,臣子甩动缰绳驾驭,驷马当先奔腾。

  车后臣仆狩猎车跟着公驾后面,声势浩荡。

  狩猎官和小吏纷纷打开牢圈樊笼,把一只只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