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感悟变化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女止住话音,众眸透过门窗聚于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灵中刘世才旧貌,换成当下所见新貌。

  与妹道:“他神气德行俱新,必是通达所致,此时观君子顶天立地,乃正心之故。”

  七郡主道:“我看不止于此,他身上气蕴藏仁和,他身形显现中正……”

  “我猜是其魂风骨之形,合入了身骨。其身性仁义,合入了正心。”

  “其正心有仁义,乃真正明德。”

  “儒家三达德【智仁勇】,他已得其一。”

  两位郡主细声谈话。

  李怜云、阿九一字不漏的听过在耳中,各拥欣喜看着郎君、公子。

  那边刘郎感应眸光,引归神思,转顾相视。

  其目视如同清水,众女皆感舒适。

  怜云起身迎出去,笑颜相接:“夫君今日更上一层楼,妾身恭喜夫君。”

  刘彦把手托住娘子,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跨过这座山,更见前路长。日后还要笃志前行。”

  “不过,今日通达,确实快哉!”

  听君子畅快之言,众女各是好神采。

  刘彦请她们入书房叙话,问四位郡主来意。

  七郡主道:“爹爹多为你想,今日让我们过来问你几个问题,想助你自解而悟,不想你自悟明德了。”

  “可惜爹爹失了人情!”

  刘彦闻言笑道:“人来即是情义,何故言失?不知师兄要考我什么?”

  三郡主说:“父亲出了四题两问,四题分别是【格物】【致知】【亲善】【诚意】、两问是【夫志】【正道】。”

  “父亲说,这些都是你身学所具备的,一定能答出来,答完必有所得。”

  刘彦坐思‘四题两问’,少时道:“师兄所言不虚,”

  “四题答完我可‘明德’,二问用意则在于让我明白‘道义可加正心,夫志作为主帅’。”

  “真是聪明,你说的与我爹爹所言,分毫不差。”

  八郡主出口夸赞。

  六郡主问:“君可都做到了?”

  刘彦点头应和其言,喝口冷茶把正心后感悟、所获讲与她们知。

  说完,请郡主回府转告相君‘今夜他领娘子拜府,叙谈所得,求教后学’。

  三郡主笑颜点头,领众妹回东湖。

  她们走后,刘彦和怜云商议‘回门’之事,定下今日拜岳父,又问这两日家中事。

  阿九说:“这两日家里无事,就是那边丈人等得急。见娘子三日未回门,昨日派人来问。”

  “此外,东乡周慕白登门拜府,送来结婚请帖,邀请公子佳期赴宴。”

  刘彦问:“他与匡娘佳期定在几日?”

  阿九道:“腊月初十,就是后天。”

  刘彦点点头:“初十正好无事,可去东乡吃喜酒。母亲去何处了?”

  怜云接话回道:“今日腊八,母亲领小妹去白雀寺布施,为夫君讨腊八粥。”

  “妾身本欲相随,但母亲不让,说新婚之女不可让客人看。”

  “妾身就叫素儿、明儿跟着同去。”

  两人顺着话题而谈。

  不久听院里说话声,母亲、表妹她们回来了,一同进家的还有慧静法师。

  刘彦出门见母,告知娘亲:“孩儿得正心了。”

  老夫人甚是高兴,上下打量儿郎,感觉气貌有变化,仔细看又没变化。

  唯有慧静眼目明亮。

  她秉持心中般若明灯,能照见君子身正气和,山势更显,举手投足意气相随。

  称赞道:“公子正心,竹节更显。”

  此赞誉恰到好处点明变化,没有虚言浮华之词。

  老夫人怕儿子饿着,忙叫丫鬟把腊八粥盛出来。

  刘彦也的确饿了,吃着佛家五味粥,与母亲、慧静法师谈论正心所得。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