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仁义公断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人笑话?”

  丫鬟低头不敢辩解。

  杨氏说完思量,忽发觉自己说话不妥,莫名忧思这些本不该操心的事。

  她护着肚皮低眉看,自语:“环儿,今日我想去趟槐花巷,去刘府拜见长辈。”

  “说来夫君与刘世才结交一个多月,我身为家眷还未去府上拜见过刘氏老夫人。”

  “稍后你我去一趟如何?”

  “好呀。”

  丫鬟笑道:“我也想见见刘公子家母,看看老夫人多大福气,生养出这般才俊。”

  主仆二人说话敲定此事,回县衙思虑拜府礼。

  ……

  西城潘府,前院正堂内。

  陆知县与周县丞上座用茶,身后各站一名持棍衙役。

  左右两边分别坐着潘家二夫人王氏和刘彦、杨万山、华明渊。

  堂外围站众多家仆丫鬟。

  等不多时,潘子逑随管家、书童趋步见官。

  其精神面貌与过去判若两人,气血单薄的脸颊,不复过往轻浮,神态坦然。

  他一眼扫过门口下人,不犹豫领步入堂,先与庶母王氏见礼,再礼见刘、杨、华三君子,最后上拜本县两位官家大人。

  口称:“潘子逑前来领罪。”

  此言平淡坚定,心府小人与身主一同见礼。

  可谓‘心念合一’,口中没有虚假之言。

  今日即便取他性命,他也无恨无怨。

  前两日潘生还魂后,闭门思过养心气,与心府‘悔过人’长谈,从其口中得知‘刘彦仁义之举’。

  昨夜城隍遣鬼差拿他和庶母去庙中,与母子讲明前世仇怨。

  王氏方知自己今生所受之罪,都是前世做的孽,对大公子再无半分恨意。

  潘子逑明白因果后,前世仇恨也消减了,

  城隍本欲杖责王氏五十,但潘子逑力保庶母,当堂与王氏和解,摒弃前嫌。

  判官翻阅阴书查见二人前世恩怨全无,见那笔孽障已然消减。

  城隍蒙朗闻此,就不再责罚王氏,当晚托梦与刘世才,告知阴司审理结果。

  刘彦今早见官家,把阴司断案略讲一遍。

  陆侯听罢便知难处落在自己这边。

  如果昨夜阴司杖责王氏,罚其前世罪孽,那他今日就可责罚潘生,惩戒其忤逆之罪。

  可偏偏潘生为母求情,化解了两人前世业障,使得城隍无从定罪,只能不用律法。

  眼下案子落到阳世这边。

  他若惩罚过重,则显得不如阴司神明,惩罚过轻,又不能以儆效尤。毕竟忤逆害母,在王法中乃重罪。

  来时他和刘彦讨论此案。

  刘世才没提任何意见,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不能影响官家审案。

  只说了一句话给官家参考。

  他说:“昨夜潘子逑为母求情,我料今日王氏也会为子求情,陆兄届时可自行斟酌。”

  陆侯一路都在思量他这句话。

  刚才坐着用茶,他陡然明白了其中真意,此时心中已知如何公断了。

  “潘子逑,你既已知罪,那你应该知晓‘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