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上官来历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说过‘儒释道’三家之别。”

  “儒家学问入真,亦能通玄妙、见鬼神。”

  “刘公子若非真学之士,岂有这等聪慧和胆识?”

  “小姐聪慧也不差真学。”

  杨万山相视夸赞,笑道:“实不相瞒。世才兄乃孔孟双学入真境,心怀大义,心有明灯,乃明心之君,浩然之士!”

  “此等奇人,天下少之。”

  怜云惊诧,明白他的意思,思说:“刘世才孔孟双成?这的确世间少有!”

  二人一旁私语,李通判并未听见,只与陆侯笑谈说:“刘世才颇有治世才干,我州府亦可用此法来治。”

  “方才有言在先,输了赔礼。”

  “我女就代为父,与陆大人赔情一礼。”

  怜云回神,面向陆侯轻轻下拜。

  陆大人见女替父赔情,也就不躲闪,受之一礼道:“此事只怪下官未及时与大人明说,才酿出猜疑。”

  “下官今日来,另有一事请大人相助。”

  “临安草药即将用尽,下官想讨些回去解燃眉之急,”

  李通判笑说道:“药材之事我自会帮你,晌午你和令弟就在我府用宴,我想听你细说刘世才……”

  陆侯与内弟相视,礼谢通判:“那下官就厚颜讨杯水酒。”

  “我看不如先去见知州,今日若请不回草药,下官无颜回去面对乡亲。”

  李通判爽悦答应,分顾告诉女儿,命家人备午宴,后携带‘治疫六法’与陆侯信步出廊。

  杨万山等小姐安排完家务,问道:“小姐也能掌家?”

  李怜云走到书案前,提笔说:“我虽女子身,家父却养我如男儿,家父不在我便能做七分主。”

  万山听着高看几分,落座笑道:“既如此,小生就不当你是寻常千金。不知小姐想知道世才兄哪些事?”

  怜云面纱朱唇淡笑说:“杨公子真是聪明君子。那我就先问,刘世才学问如何、才情如何?”

  杨万山有意在佳人面前给刘兄扬名,端坐庭廊下侃侃而谈,讲述自己所见所闻。

  百里之外,临安县。

  刘彦也在与女谈话,却非阿九,而是飞刀中的【上官女】。

  他刚粗读完一遍《于氏春秋》,从中收获不少修学思路。

  其中有一门‘问经养学’很奇妙。

  所谓‘问经养学’,需要通达明经正心境界,能够将心思沉入经书之中,使得心念与书文相通。

  届时便能从经书内见书中天地,与书中经意精灵对话,向其讨教学问。

  《于氏春秋》中说【经意之精,承载圣贤道理而生。向其问道,如直面圣贤,可得真金真意。】

  刘彦初闻此法,便想到‘佛门灵犀术’,灵犀之法也是聚心念与物相通。

  但经他尝试,此法并不能‘问经养学’。

  不过,这让他想起‘上官飞刀’中的经意书灵【上官女】。

  撩起衣袖,见一只光亮银环套于手腕,此环乃上官飞刀所化。

  杀狗之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