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皆为吾师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因此,你画符显妙之后,我刹那心起灵光,想着‘何不借此机会行计?’”

  “想必现在,半个临安县已知这件奇闻,全县民心寄托于仁兄身上!”

  “后面可借兄之名义来发号施令,引导大众齐心协力。”

  “小弟智短,只能想到这些,后面请你和内兄出谋划策。”

  陆侯黑面展露笑容,眼与内弟相视道:“应该看世才谋略,愚兄连你都不及,更别提与刘世才相提并论。”

  刘彦笑了笑,见慧静和一位贵气妇人携手入园,转话问道:“那位夫人,可是官家之妻?”

  陆知县伴望附和说:“正是内助,昨夜内弟与内助谈论世才。”

  “我妻很想一睹君子风采,今日小宴故来见客。请。”

  刘彦见他家不拘礼,也就不避讳官家夫人,随请步入凉亭赴宴。

  亭内杨氏夫人手挽慧静,望说:“刘世才果真气度不凡,观其身形,可见品德,与法师夸赞的相吻合。”

  慧静含笑谈道:“此君如青竹,一日长三尺,贫尼所谈不过旧貌,夫人无需参照对比。”

  一僧一俗两句交谈,陆侯领刘彦入亭引荐夫人。

  见礼后,杨氏未敢入席,携手慧静落座席边说话。

  “听下人传言,巳时点名前,有一生员因病昏死过去,是公子画符为他去疾……”

  “才使那生员气脉归正,捡回一条命。”

  “不知公子用的什么符法?”

  杨氏夫人一问,陆侯和万山也好奇,刚才只谈妙计,忘了问这个。

  刘彦已知杨家乃真学士族,见识颇多,直言道:“小生用的是‘灵官法咒’‘文光画符’。”

  杨夫人刹那眼明,转望夫君,替他问道:“儒家文光何以请动道家神明?”

  “心诚则灵。”

  刘彦直指要领说:“道家供奉神明,是借泥像揽收香火俗银。而世间神明吃的是百姓香火俸禄,所以无论儒释道,心诚则灵。”

  “公子阐解的通透!”

  杨氏口赞道:“我夫因修儒术,一直避讳仙家鬼神,佛法都不沾。可说赤诚求学,但至今也没换来五百文光,寄托文章入学。”

  “反倒公子知鬼神事,学问通透,可否赐教一二?”

  陆侯知道机不可失,起身施礼求教:“愿听教诲。”

  刘彦欣赏官家向学之心,分看在场说:“刘彦不过初入真学,就算好为人师,亦不能乱与人指点。”

  “我闻令岳翁乃云梦学士,君又是其下门生,如何做学问还用问我吗?”

  “世才兄此言差矣。你自学成才,必有独到之处!”

  万山公子一言,暗惊官家夫妇。

  杨氏不禁道:“公子未拜名师?”

  刘彦不知被问了多次,简言说几句入学经过,后道:“小生以为修养真学,在于钻研学问、明白道理。”

  “道理通达,心窍自明。与拜不拜师关系不大。”

  “名师固然可得授业解惑,但学问总归要自己做。”

  “读书如种田,小农可以向老农请教耕种。但明白以后,田还要亲耕。”

  “天下没有一样的人,没有一块相同的田地,所以要因地制宜,修学也因人而异。”

  “只有找到适合自身修学之路,这才算吃透了‘耕种之法’,将来开阔见识,治田修身,小农亦能成为老农。”

  “在我眼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因而我不避讳鬼神,天下人,天下事,皆为吾师!”

  “极是!世才兄‘以耕田比喻修学’真是大妙!”

  杨万山似饮甘泉,把他的话喝到肚子里,肺腑透爽,拱手说:“今日闻道,喜不自胜!”

  杨氏眼眸雪亮,思量道:“家父向来爱好耕田,在府后开一块小菜地,种豆种菜,无论四季细心经营,时常还去乡下求教老农……”

  “妾身只当是个乐趣,今闻公子一场点拨,方知内中道理。”

  “夫君若有明悟,何不敬酒答谢?”

  陆侯神醒,话不多说,提壶倒酒,诚心敬上谢意。

  刘彦不推辞,饮下笑问:“可否开宴?”

  “小生腹中饥饿,肠胃二兄叫着‘来食来食’,好生吵闹!”

  “哈哈哈……”

  其风趣之言,令在场无不欢笑,午宴由此而开。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