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8章 脆弱的坦克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也就是说,强大苏联的js-2坦克在8om的距离上是使用脱壳穿甲弹的5m、75mm反坦克炮的猎物,而当它们冲到距离德军步兵3oo米内的距离时,又会遭到反坦克火箭筒(铁拳1oo其实也是个火箭筒)的打击!

  至于装甲单薄的bt-7型坦克,现在更是成了各种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活靶子。在安德烈亚波尔周围的森林和沼泽地中,现在到处都是bt-7坦克的残骸和横七竖八倒卧在地上的红军战士们的遗骸。

  持续几日的激战,让进攻的苏军损失惨重!

  不过德国人这边的损失也不小,他们的“小豹”在这几天的作战中也损失了不少,属于德国伞兵第2师的第2机降装甲营的45辆“小豹”,在几天的消耗后,还能开动的只剩下了19辆。

  在斯科尔内兹中校的右前方不到5o米,就有一辆焦黑扭曲的“小豹”坦克。这辆坦克是被苏联的步兵用“红色铁拳”摧毁的!

  和德国的步兵一样,在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苏军同样将展步兵反坦克武器当成了重中之中。

  除了历史上原本就有的反坦克手榴弹、反坦克步枪、反坦克燃烧瓶和反坦克地雷之外,仿造德军“铁拳”的“红色铁拳”,美国提供的“巴祖卡”火箭筒,还有同样是通过北太平洋生命线运来的美制m1型57mm反坦克炮。

  虽然没有英国提供的脱壳穿甲弹,但是美国生产的m1型反坦克炮仍然拥有不错的性能,可以在5oo米的距离上直角击穿112mm厚度的均质钢板。虽然不足以威胁虎式h型坦克和e-5oa坦克的正面,但是对于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等防御能力较弱的装甲车辆还是有致命威胁的。

  根据北方集团军群的统计,从4月5日至今的激战中,联军坦克和苏军反坦克炮(包括zis-57、m1-57、zis-3)的损失交换比率大约是1:2(在没有遇到虎式和e-5o的情况下),优势虽然还在坦克一边,但是坦克无敌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

  而在步兵配合“坦克歼击营”或“坦克歼击旅”(联军的“坦克歼击营”和苏军的“坦克歼击旅”其实是一个等级的作战单位)进行防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击退数量远多于自身的敌军装甲车辆,甚至在损失交换比率中也居于优势。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少量机动且装甲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支援,步兵完全可以在防御战中抵挡住数量庞大的敌军坦克。

  从4月5日开始,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加里宁-特维尔战役”中(特维尔州是加里宁州的旧称),在勒热夫、库夫希诺夫、托尔若克、利库斯拉夫尔、安德烈亚波尔、托罗佩茨和瓦尔代等主要战场上,都出现了坦克部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