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4章 高奇堡计划——泛雅利安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曼摇下了车窗,伸出脑袋往公路上看去,只见一条车道上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大部分是汽车,马车的数量并不多。这样的情景在过去几年的战争期间可不多见,因为从199年开始,石油供应就一直非常紧张,除非必须,民间的运输都只能依靠牲畜进行。

  不过这样的情况到了1944年底就开始大幅改观了,因为《苏俄和平协定》的签署,高加索石油产区和第二巴库油田完好无损的落入了白俄政权之手。从1944年第4季度开始,俄罗斯帝国就从石油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每个月的输出量都过15o万吨!

  另外,中东油田的产量也在1944年下半年攀上了高峰,从4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规模投资,现在终于可以挥全部的作用了。

  中东石油的产量在1944年1月时,月产量已经达到了空前的4oo万吨,折算成年成年产量接近5ooo万吨!

  中东石油加上俄罗斯石油再加上罗马尼亚、波兰、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欧洲其他地方的油田,还有合成汽油的产量,预计1945年欧洲共同体可以拥有的石油(包括合成汽油)总产量将会过1亿吨。

  而且由于罗马帝国和美国议和,使得欧共体不必再负担罗马的石油消费,因此所有的一亿多吨石油都是可供欧共体自由支配的。

  这个数字虽然不能和美国支配的.6亿吨石油相比,但还是让欧共体(不包括俄罗斯)的民间石油消费在1944年底恢复到了战争爆前的水平。这不仅意味着公路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汽车,而且还意味着欧洲的民用工业生产也全面复苏,随着而来的就是消费品供应的改善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

  虽然英国和俄罗斯还没有摆脱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大萧条,但是在莱茵区这个西欧最核心的地区,看看公路上汽车的数量,也能知道经济正处于一片繁荣之中。

  而在赫斯曼看来,这种繁荣仅仅是个开始!因为莱茵区是欧洲最适合展工业化的地区,又有先优势。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体化的欧洲合众国的工业中心!

  赫斯曼把脑袋从缩回了温暖的汽车里面,摇上了车窗,笑着对两个儿子:“经济一旦开始繁荣,堵车问题就随之而来,看来不久之后,欧洲共同体就要迎来一个大规模基础建设的**了。”

  赫斯曼的次子,和赫斯曼年轻时候几乎一模一样的莱茵哈特从副驾驶座上转过身,对父亲笑了笑:“父亲,今天可是特殊情况,平时可不怎么堵车。而且现在的经济也算不得繁荣,倒是来了许多俄罗斯人,他们……”

  提到俄罗斯人,莱茵哈特脸上若有若无的显出嫌弃的表情。他的哥哥,就要成为半个俄罗斯人的人生赢家鲁道夫马上打断了弟弟的话:“莱茵哈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