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九十二章 非是一家事_赤心巡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之畔。

  旗官纵马驰骋于半空,举旗高喊:“传主帅令渡河!”

  擅长水行道术的修士,沿着涟江水岸一字排开。

  动作整齐划一,几乎是同一时间掐动印决,发动了军阵道术。

  咔咔,咔咔。

  冰层迅速在水面蔓延。

  这种冰,不是河流表面的一层浮冰、薄冰,而是厚至半截河岸、完全可以跑马走车的冻冰!

  术法过后,涟江已冻。

  那流动着的、外绕江阴平原而走的数百里涟江,于此时凝固了。

  折射着日光,一时间竟然显出虹影。

  逐风军人人驭马,结阵为前军,雄赳赳踏河而过……

  人淹没了河!

  而将目光自这强军潮涌上跃起,眺望远处

  但见日垂平野,旭光分流,在那彷似视野尽头的位置,有一座雄城的阴影。

  在这富饶的江阴平原,同央城岿然伫立。

  夏国最强的神武、镇国二军,皆在于此。

  大夏国柱武王姒骄,亲镇此城。

  更有百万府军,云集而来,要以同央城为中心,建立一条稳固的东北防线,将齐军牢牢挡在此线之外。

  立在空中,重玄胜眯起眼睛高眺远方,在那座雄城的阴影之中,看到烟尘弥漫,大片的骑军如黑云涌来。

  “夏军竟然敢出城大战?”旁边一同升空的姜望,有些惊讶地问道。

  在他看来,齐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强。横扫天下,非霸主国不可撄其锋。

  夏军唯一的优势在于地利,据城固守才有可能与齐军相抗。

  怎么会这个时候反倒出城大战呢?

  尤其那一杆绣着镇国二字的军旗,说明这支军队乃是夏国最强的劲旅之一。这明显不是试探,夏军气势很足,好像要一轮将齐军打回涟江东岸!

  重玄胜淡声解释道:“山川之险不能固其国,有死之志方能镇其疆。在守城之前,肯定要打一场的。这一战不打,夏军心气皆无。曹帅为什么不惜代价要一日攻陷剑锋山、三日全占奉节府?这就是原因!”

  如果虞礼阳真把奉节府变成了血肉泥潭,成功迟滞了齐军。那么祥佑府这里自然可以从容固守,以逸待劳,守它个天荒地老。

  但剑锋山一战即陷,奉节府三日易帜。夏国人的军心战心,几乎已经被凿烂了。

  一场国战打到现在,若仍是一次正面的交锋都没有,一点勇气都不能够彰显,守城是守不下去的。人的意志若是没有依托点,早晚崩溃!

  秋杀军这时候还在涟江东岸没过河呢,此战轮不着他们。

  故而姜望与重玄胜还能在这里讨论几句。

  “这一句是哪本书上说的?”姜望问道:“山川之险这一句。”

  “哦。”重玄胜随口道:“夏襄帝说的,在夏书上有记载,这也是他们镇国军这个军号的由来。”

  虽只是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足以说明,为这场伐夏战争,这胖子已经做了多少准备!明明今次身在军中,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中层武将,只需要着眼于手底下的三都人马,可是对于全局的考量,他没有丝毫放松!

  他以主导伐夏大战的姿态,来应对他和重玄遵的竞争。

  旁人如何能说,胜负已定?

  哪怕在临淄西郊,重玄遵以神临大势赢得了先锋大将之职。

  哪怕重玄遵现在于夏境领军横扫,在功勋上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这场战争还未结束。

  还有无限的可能。

  而无论是重玄胜还是姜望,都无疑是能够把握“可能”的人。

  此一时姜望并没有说其它的,他看着前方汹涌的军潮,只道:“想来曹帅也是早有预计了。”

  “不然你以为,逐风军为什么要先砺锋?三日拔城二十三,使奉节府全境易帜,现在正是逐风军锋芒最盛的时候!此刻刺刀见血,锋刃对杀,正当其时!”

  重玄胜说到这里,忍不住叹道:“对面的每一步,都无法脱离曹帅的掌控。并不是他们智短,而是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堂皇之师啊!”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