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谈判(第三更,求订阅)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他的条件。”

  “大伯英明!”曹恪拱手拍起了曹操的马屁。

  曹操随即出了卧室,返回前帐。

  曹恪也走到自己的席子上坐定,见大伯站在公案后面,对陈登道:“既然贵方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粮来,那我就大发慈悲,将数目减少一半吧。”

  陈登见曹操终于作出了巨大的让步,放下心来,道:“在下代我主以及徐州军民谢曹使君体谅!”

  曹操“哼”了一声,道:“先别急着谢,本州后面还有四个条件。”

  “四个条件?”陈登讶然道,“不是三个么?在下记得曹使君之前共提了四个条件,现在我们已经谈妥一个了。”

  曹操道:“本州刚才又想到了一条。”

  陈登道:“请讲!”

  “新增加的一条就是,你主同意让其长子陶伯秋到我军中为人质。”

  陶伯秋,就是陶商。

  伯秋,是陶商的表字。

  陈登闻言,愣了半晌,道:“此事不是在下能够做决定的,需要报请我主同意。”

  “那是当然。”曹操道,“足下回去后,可向你主请示,三天之内给我一个答复。”

  陈登道:“也只能如此了。”

  谷頽/span曹操道:“本州后面还有三个条件,贵方想必是可以接受的。”

  “不错,在下记得使君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双方互相交换各自被侵占的领地;第二个条件是我主与袁冀州和曹使君结盟;第三个条件是互相释放战俘。”

  “嗯,你可曾将这三个条件告知你主?他可同意?”曹操问道。

  陈登道:“以上三个条件都可接受。”

  “那好。”曹操道,“足下请回,向你主请示是否可以让陶伯秋在我军中为人质。”

  陈登苦笑一声,道:“好,在下告退。”

  让陶商在曹营中为人质,陶谦想来也只能同意。

  不答应又能怎么样呢?陶商现在就在他曹操的手上。

  陈登退出曹操的中军大帐,在王必的护送下出了大营,然后引着自己带来的十个亲随往城中而去。

  他到了护城河边,让守军将吊桥放下。

  过了吊桥之后,他又让城上军士放下吊篮,将他拉上去,紧接着下了城墙,直奔徐州刺史府。

  徐州刺史府,中路三堂。

  这里是陶谦的书房兼日常办公之处。

  陈登走到三堂门前时,见陶谦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连忙上前行礼,却被那位老者扶住。

  陶谦有些焦急,问道:“不知这次谈得如何了?曹操可愿退兵放人?”

  陈登道:“曹孟德说退兵是可以的,放人……”

  陶谦见陈登欲言又止,问道:“放人怎么了?”

  陈登禀道:“曹孟德只肯放被俘的将领和士兵,不肯放还大公子。”

  “什么?”陶谦不由得瞪大了双眼,讶然道:“他不肯放我儿回来?”

  “不错。”陈登如实答道,“曹孟德希望大公子留在他那里充当人质,还说要卑职三天之内给他答复。”

  说话时,他发现眼前这位老者的手在微微颤抖。

  也难怪陶谦会有如此反应,毕竟这是要自己的儿子去当人质啊!

  陈登问道:“主公,您意下如何?”

  陶谦沉默半晌,最终叹了口气,道:“不答应又能如何?我儿现在就在人家手上。”

  陈登听到眼前老者这番表态,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俄顷,陶谦又问:“曹阿瞒还提了什么条件?”

  “除了让大公子在曹营为人质之外,曹孟德还提了四个要求。”

  “是之前的那四个条件么?”

  “正是。”

  陶谦道:“互释战俘、与他结盟、互还领地这三项,都可答应,只是这钱粮……他光钱就要十亿,外加五十万石粮食,这我如何能同意?”

  陈登道:“现在已经变了,他同意将钱粮数目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一半,也就是五亿钱以及二十五万石粮食,不知主公肯么?”

  陶谦并没有马上做决定。

  他踌躇一阵,道:“容我考虑三天。”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