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为妹妹迎春出头_红楼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没想到这两人会觉得这词是自己所写的。

  贾琏不禁心道:“难道他们不知道辛弃疾?

  在贾琏看来,虽然这个时代因为宋朝在宋徽宗时代提前亡国,没有了南宋,但不至于没有辛弃疾吧。

  可贾琏不知道的是,事实上,因为这个世界的辛弃疾没再经历国土沦丧,也没有怀才不遇,故而也就没再写出这些带有遗憾的词作来。

  以至于,梅翰林和杨侍郎因为没听过这词,且都觉得这是贾琏自己的词作。

  这个时代接近于原历史上的十七世纪初。

  而大康王朝也和现实世界的明朝历史一样,在这个时期的大康王朝因为全球贸易开启,大量白银内流,而开始进入极盛之时。

  但贾琏相信,随着白银越来越多,造成白银价格大贱后,大康王朝也会和现实历史的明朝一样因为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内忧和外患,而难以避免地在经济方面迅速走向崩溃,并进入乱世。

  不过,也正因为现在的大康王朝和现实世界的明朝历史一样,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康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多种职业出现,思想文化领域也开始出现各种新思想,以致于许多文人已不再推崇科举,甚至厌恶科举。

  大康王朝也出现了心学思想。

  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一些文人已经开始认为科举八股文教育会磨灭人的创造力。

  这个梅翰林此时就因为这首《破阵子》觉得贾琏如果不走科举的话,很有机会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而因此不愿意让贾琏因为举业而磨灭了在学问上的创造力。

  贾琏也没想到自己随便写一首喜欢的词,居然让梅翰林认为自己应该断绝科举之念,只做一代文豪。

  可明知道将来天下会是末世,自己哪敢安心只做一代文豪!

  杨侍郎此时却说:“梅公此言差矣!虽然他这词作的确颇见大才,但也未必不能在立功立德之余也立言,古来这类英杰也不是没有。”

  梅翰林道:“可是,他这天分更适合为一代文豪,何况本就是公门贵子,又何必如寒门子,为一乌纱帽磨灭了心性!”

  贾琏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回答说:“晚辈谢储相美意,然晚辈志不在文坛显名,只愿能为生民立命,故想举业,以勤王事。”

  贾琏不好明说自己是想获得更大的权势,避免安稳的生活被打破,也就冠冕堂皇了一下。

  “好一个为生民立命!”

  杨侍郎这时候称赞起来,道:“贤侄志气不小!他不收你做学生,我收你,来我门下,我教你时文,如何?”

  梅翰林则看着贾琏:“你再考虑考虑,救济一世之民,岂有让万世之民因你之文章诗词而感化重要?”

  贾琏拱手作揖:“惭愧!请储相见谅!”

  梅翰林也就不好再劝,只叹了一口气:“也罢!可惜,可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