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两驴入银州_刘铮郑月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再看这边刘铮和刘大豪。

  一路上,刘铮是相当兴奋的。

  没想到自己来诗会砸场子,收获还算颇丰!乡候升成县候,还有一万两银子创业资金!

  意外的惊喜!

  不过想了一下,他也就释然了。

  这个念头是没有科举的,龙炎王朝延续了汉朝诗会的举孝廉制度,文人要想出士,从白身成为官身,难上加难。必须要有经纬之才,还要名气够大。像凉州诗会这样的场合,实际上和后世的科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谁厉害,谁夺魁,便离官身不远了。

  刘铮这次更是一举拿下数千同僚,按道理讲,即使是太守陈平,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给。

  加上刘铮一声:“岳丈大人”,陈平把乡候升级成县候,也在情理之中。

  “哈哈哈哈!发了发了!”

  刘铮笑得十分畅快。

  刘大豪屁颠屁颠儿跟着自己儿子:“铮儿啊,咱真要去银州,那可是不治之地啊!”

  不治之地。

  这对刘铮来说,又是一个新名词。简单来说,就是那里真的太穷了。穷到凉州都不想派官员下去管理了。

  毕竟这也是要消耗俸禄的不是?

  所以银州,现在相当于无政府状态。

  银州人口只有区区三十万,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本地有几个地主维持社会秩序,县府都没有。

  刘铮呵呵一笑:“父亲,银州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刘大豪奇道:“此话怎讲?”

  刘铮道:“我看你和陈平,虽表面称兄道弟,背地里却恨不得弄死对方。如果我们真去乌州和克州,他能放心?”

  刘大豪浑身一震,有点惊讶自己儿子的眼光。

  “另外……”

  刘铮哈哈大笑:“不治之地,治起来,才更有成就感,不是吗?”

  事实上,刘铮早已调查清楚,这个世界的银州,大概就在前世的盐海湖一带!而这个年代的古籍记载银州是这样,“银州贫瘠,作物不盛,多荒滩白石,故称银州,无良田,民生疾苦,百年难治……”

  听起来,好像人人避之不及。

  然而……

  他们不知道,其中最吸引刘铮的,就是那荒滩白石!

  那是什么?

  不能耕种的荒滩,在别人看来,就是不治之地,但在刘铮看来,却是聚宝盆!

  那是盐巴!盐地能种庄稼,那才真的怪了!

  盐啊!

  古代什么最值钱?

  当然是盐!

  只是,古代的盐,只有一种提取方法,全部都是海水煮出来的!《汉书》中说:“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

  提取成本极高,导致盐价居高不下。

  他们却是根本不知道这湖盐和井矿盐是什么鬼,更别提如何去提炼了。

  所有才有“荒滩白石”一说。

  “老爹是在怪我,贪图这万两白银?”

  刘铮笑着问。

  刘大豪飒然道:“吾儿这话可伤透为父的心了,为父赚钱,不都为了铮儿?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