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御前奏对(一)_大和四年伊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宰相心怀天下大事,长安城里和尚道士吵架的事,还不能让大唐尊贵的宰相放在心上,是以玉泉山七星聚的事情他们也曾听闻过,但是都没有放在意上,道士们门第众多,玉泉山七星聚谁知道又是什么把戏?

  “宋兄,请!”牛僧孺拿起文书,笑着示意宋申锡先行,宋申锡也笑着道,“牛大人,请一同去听听光王殿下如何说?”

  两位宰相不紧不慢往政事堂而去,安史之乱后,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逐渐被中书门下、翰林、枢密取代,这里的中书门下是指中书门下政事堂,是宰相主持朝政的机构。贞观年间为了设立了政事堂,作为三高官官议事的地方,开元年间,张说为宰相的时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其中枢机房掌管皇帝机密文档,由宦官出任,是连接皇帝和宰相的桥梁,对外传达皇帝诏令,对内向皇帝上达大臣奏章,地位日益重要,后面又分为上下枢机院,分设左右枢密使,参与军国大事,参议朝政,权势显赫。

  翰林则有天子私人之说,玄宗朝把翰林分为两种,一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二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其中,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书参谋机密,为皇帝出谋划策,资历最深者一人称为翰林承旨,翰林学士地位日趋尊贵,可以与宰相一起参议军国大事,谏言皇帝,翰林学士多是皇帝心腹之人,出任宰相也是寻常事。

  宋申锡就身兼着翰林学士的殊荣,时下四位宰相,李宗闵居这点无需质疑,牛僧孺清廉正直声望最高也是公认的,路随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也是肯定的,宋申锡确是翰林学士天子私人,地位未必就比上面三位宰相差。

  牛僧孺与宋申锡随意的走着,光王虽说是朝廷亲王,但是朝廷有大大小小的亲王一大把,光王?爷未必能让两位宰相上心,所以当有中使来请两位宰相的时候,“牛大人,宋大人,陛下在浴堂彩门奏对,请两位大人过去叙话。”

  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宋申锡看了牛僧孺一眼,“怎么,何事惊动陛下了?”

  中使来人毕恭毕敬的向两位宰相执礼道,“河东节度使柳大人遣使上奏,弹劾内侍岳齐擅自斩杀宁远将军韦厚,陛下又听闻河中府准备驻节丹同渡,是以召集诸位大人议事!”

  宋申锡与牛僧孺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岳齐是神策右军中护军仇士元的得力义子,那么河东节度使弹劾岳齐的奏章,不问自知就是王守澄呈到御前的,怎么?下面的厮杀这么快就要御前争锋吗?

  牛僧孺沉吟了一下,问中使太监道,“李宗闵大人可曾去了?陛下此次都召集了哪几位大人?”

  中使太监抿嘴一笑,抱拳拱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