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八章靖正元年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叛乱不过是飞蛾扑火。

  林泉心中很矛盾,他不想去南直隶,但是这不去,又记挂着鬼府的众人。

  最后他只能叹息一声,自己现在已经身不由己了。

  在刘秀动身那一天,圣人也开馆,这一次修书的书名是《御览十三经集解》,总撰官是衍圣公的儿子,林泉是尚书总裁,其他十二经皆有一个总裁,剩下就是修撰,誊录,校订等官员。

  他们一共一百人,都是当时有名的书生,这开馆第一天,圣人召见他们,将这一次修撰的目的明确告诉他们,是希望后学能够通古今,明诸家。无论何朝何代大儒所注,符合经义,皆录之。

  最后圣人还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作为监督,每天修订的内容,都要给这两位皇子看,然后两位皇子觉得没有意义,就誊录,等后圣人御览。

  圣人也告诉他们,他日理万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卷一卷的看,他只要有空,随意拿一卷看就是了。

  林泉听到这里,这不就是自己告诉圣人的抽查吗?

  圣人吩咐完毕之后,这些大学士就开始商定体例了。

  集解历代都有,体例倒是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以那个本子为底本,主要采取哪家的注。

  就易经来说,注易到虞朝,名家就有九十七家,他们不可能吧这九十七家都给标准上去,那就不是集解,而是大了。

  这要选主要一家,然后根据这一家,将符合这一家的注疏给选出来,然后标注在后面,这样整本书经义不会显很混乱。

  圣人御览自然不是为了研讨学问,他们尽量将那些奇思异想,和众人注疏相悖甚多的给减去。

  这个问题讨论了整整七天,最后才定下底本。

  接下来就是的先校订本子,他们以魏朝四书五经大为底本,虽然这套书没有修完,但是有很多好的善本书。

  除此之外,就是各地献书,这一次献书,严格要求只献经书。

  当然献书也有赏赐的,三月,陈石星献了三百本宋抄经书,圣人很高兴,赏赐他一套虞会要,还让他的儿子进入这尊经馆来修书。

  这对于读书人来说,自然是莫大荣耀,后来献书的就跟多,圣人都有赏赐。

  林泉的任务就简单了,就是凭借他记忆,在这些献来的书写著录,简单说说这些经书的优劣,比如是否缺字漏字,注疏是否可取。

  四月,林泉估摸了一下,自从文皇帝尊尚书来,就虞朝注尚书的儒生都有三百多人,当然这些注疏很多林泉都看不上,认为不过拾人牙慧,不过有些的确精良,林泉统计了一下,自己认为精良的就有十三家。

  林泉将这十三家选出来,交给总撰官,让总撰官再次裁定挑选。

  总撰官看了看,对着林泉说“林学士,就你看来,这十三家是否借要录选?”

  “大人,这恐有些多。”

  林泉知道这个总撰官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他是衍圣公嫡子,这种事情自然要他挂名。

  “那么林学士,准备留下几位呢?”

  “此次圣人所言集解,下官窃以为,二十家足意,多者无用,反劳精力。”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