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汉纪二十_《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小饑则收百石,中饑七十石,大饑三十石,故大孰则上籴三而舍一,中孰则籴二,下孰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饑则发小孰之所敛、中饑则发中孰之所敛、大饑则发大孰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饑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馀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至於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饑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於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贾谊说上曰: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赋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