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我是一只快乐的搬运工_诸天玩家在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楼、新门瓦舍,从挑起的窗户帘向外看,一路都是伎馆青楼。

  一路行至龙津桥头,马车停了下来。

  “公子,龙津桥到了。”外面阿七说道。

  高仁也缓缓吐出一口气,低声道:“等有机会了,一定将弹簧给造出来,实在太受罪了。”

  龙津桥往南便是大宋的太学和国子监所在了。

  太学初建于开国太祖之时,起初是做各地的贡生休息之用,之后逐年扩建增修,很快便成了大宋思想最活跃的地方,读书声、天下事,在这里就是最强的旋律。

  到了崇宁元年蔡京入相之时,第一件事是建置都省讲议司,用神宗时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故事,一举独揽大权;第二件事就是重整太学,在原太学外兴建房屋一千一百七十二间,形式外圆内方,取名叫“辟雍”,专门收容外地的贡生在此等候春闱、秋试,定制达三千人之众,使此地一时间便繁荣起来。

  只是……

  高仁左右看了看,心中却是另有一番念头:这青年学子一多,周围的伎馆青楼却也跟着发达起来,可真的是会做生意……

  此时正是春闱前夕,各地贡生一早便到此入住,随处可见一手拿着经卷、另一手背在身后,摇头晃脑地读书的学子,至于三五成群、高谈阔论的就更引人注目了。

  走走拐拐,眼前豁然开朗,露出一处雅致的园林,曲水流觞,春天还未到,但这里却有了春天的气息。

  “鄙人陕西潼关周岳周高仁……”高仁递上了帖子,门童引进。

  这些天,他也参加了几场文会,不动声色的便将周兴亡之名打了出去。

  然后又做了几首不上不下的诗词,聚会的等级自然也越来越高。

  要搬运诗词,不是随便抄两首,然后满大街张贴。

  而是要参加文会,应景而作,众人相互拍马屁,即便做不出千古名作,名声也是能慢慢积累的。

  若是写出佳作,那么更是如虎添翼,一飞冲天。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的事,自然要相互鼓吹。

  这就是人脉。

  屋外风冷刺骨,屋内犹如阳春,十来个或老、或少的文人相谈甚欢。

  看到高仁被小厮领了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留着短须的中年人站起身来,说道:“我来给各位介绍,这位是陕西举人周岳,各位或许不熟悉,我说一名大家一定听说过,周兴亡,写潼关怀古的那位,此词必然千古流芳……”

  “伯纪兄谬赞了。”高仁这些天也认识了一些文人,但这个三十岁的中年人却是最大的收获。

  伯纪,是字,他姓李,名纲。

  “原来是写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周兴亡,老夫周邦彦……”一个长得颇帅的老头朝着高仁拱拱手,并自我介绍。

  “原来是清真居士!”

  这家伙可了不得,野史记载,宋徽宗与李师师相会的时候,他就在床底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