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_仙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 就连脾气最急的张举人也只能点头,他那里雨水充足,本也没什么太大的动力去“驱周”,但在叶行远言辞压迫之下。他没法有不同表态。

    何况张举人平日又与欧阳举人交好,此时当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道:“欧阳兄为盟主,我们是最放心的。”

    丁举人俞秀才等辈刚刚已经被打入另册,这时候怕犯了众怒,哪里还敢说话?只默然不作声生闷气,却又不愿离去。

    欧阳举人连连苦笑。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当初看叶行远貌似很有前途的样子。便顺手帮了几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报...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么?

    叶行远在欧阳举人耳边轻轻说了一句“雨水为先”。然后便袖手旁立,让欧阳举人出面发言了。

    欧阳举人也不是蠢人,当即领会到叶行远的心思,便开口道:“蒙诸君错爱,让我当这个盟主。我不敢妄言妄行,只是有两点想法要与诸君说。

    首先当务之急是联名上书,代表全县绅民请周县尊均平雨水,以缓民愤——这也是王老前辈生前所求,不可不行。

    然后与此同时,再细细访查老前辈过世真相。如有当事者,必严惩不贷,县衙也必须要给全县绅民一个交待!”

    其实两件事还是两件事,但欧阳举人却巧妙的将两件事颠倒了一个顺序。今日本县士绅聚集在此,是因为王举人之死,所以才会有如此自觉的集结。

    但王举人死亡的事情并不清晰,各种证据严重缺乏。那各方扯皮起来,就没完没了旷日持久了,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期间变数太多,周知县又不是只会被动挨打的傻子。

    其次,万一查出来王举人之死只是意外,与周知县并无干系。那士绅立场就反而显得尴尬了,到时候集会难以收场,只能不了了之。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雨水分配,倒不如借王举人事件,趁着全县士绅都聚集在这里时,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然后再慢慢扯王举人案的真相,时刻对县衙保持压力。

    再无人出言反对,全体士绅联名上书,对周知县下最后通牒也就成了这次集会的定议。欧阳举人当场亲自作文,然后传阅过后,众人便开始签名。

    四位举人合署,数十秀才副署,包括丁举人和俞秀才在内,一个都没漏下。又因为叶行远首倡大义,虽然年资最轻,众人却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