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九章 汗滴禾下土_再入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这个薄膜基本上是要到过年后,才会进行生产,因为在农村,薄膜基本上是用于早稻秧苗的覆盖保护,其他时候用量都很少。

  赵政策就琢磨着要办一个农用薄膜加工厂了,办厂首先得有个负责人,赵政策首先想到的就是井头乡的那个食品加工厂的女老板张淑珍。这也难怪,其实张淑珍留给了赵政策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头短短的发型,精干的作风,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敢于这么早就办起了食品加工厂的张淑珍是很让赵政策看重的。不过,赵政策心里很清楚,要是直接鼓动张淑珍来办这个农用薄膜厂,只怕最后会让张淑珍受一些罪了。因此,赵政策觉得有些为难哪。

  可赵政策又不想继续鼓捣这个公私合资企业了,长此以往,那对西衡县以后的工业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能是饮鸩止渴,越弄越麻烦。

  赵政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心动不如行动,先去找张淑珍谈谈好了。反正也是无聊,再说井头乡那个山顶水库的水引下山脚的工程自己还要去视察视察呢。

  西衡县县政府的那辆旧吉普车现在基本上是属于赵政策私有了,因为那辆吉普车实在太寒碜了,其他的县领导都不愿意坐,其他的人又不够资格坐,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曾涛也乐得做这个人情,反正又不需要给赵政策派司机,他一个人鼓捣去。唯一让曾涛担心的是赵政策的安全问题,要是吉普车出了啥毛病,让这个年轻的副县长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就不太好交代了。

  金秋时节,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在坑坑洼洼的土马路上颠簸着,一席尘土飞扬,浓烟滚滚,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晚稻已经熟了,不时可以听到打稻机上轮子滚动与稻谷脱粒的声音。成年人站在打稻机的横板上,身躯微微弯曲,手持水稻的下端部位,将稻穗部分伸进飞速旋转的轮子上方,靠轮子旋转的力量让稻穗完成脱粒工作。儿童们在水稻田里飞奔,不知疲惫,不时有水花溅起。

  汗与水,泥土满面,这个场景是那样的熟悉,也让赵政策有些心酸。啥时候这西衡县才会有小型的收割机啊,哪怕是只有柴油动力,也比这用脚来踩打稻机的要舒服很多。

  这踩打稻机绝对是个超重的体力活,赵政策很清楚,因为自己十四岁就开始踩了。要是水稻田里的水比较多,那可真是重逾千斤,不到半个小时,两腿就会发软。这还是左右腿都能够均衡轮换踩的,要是左脚踩不了,那就更加凄惨了。

  割禾也不轻松,一个人一天能割一亩田那绝对是个高手了,整天弯腰不抬起,换谁的腰都会酸痛。只有小孩子递禾堆,一到因为禾堆太远,必须拖动打谷机的时候,可以泄气,还可以踩在上面当滑板,乐呵呵的。小孩子一天累了,因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