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二章 各方选择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汇处的水路码头。城中,一户大户人家的宅院门前矗立着两杆大旗,白底黑字的绣着十个大字,“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头进院子的大厅之上,二三十个七长八短的汉子将大堂喧嚣扰攘的如同庙会、集市一般。

  这些汉子,大多是当初跟着吴六奇一道起事的结拜兄弟,很多和他一样,都是当年被裁撤的驿卒。(咦!明朝初年的和尚牛人多,比如黑衣宰相姚广孝是和尚。怎么到了明末。驿卒这个往来奔走于各处山川之间的行业里,却也聚集了如此多的牛人?不仅是李自成是,连我大清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某部著名小说里的天地会红旗香主的吴六奇也是驿卒?)

  如今吴六奇不是当初那个寄食于寺庙的失业驿卒了。自从两广乱起。他便以保境安民为口号。先是办团练。之后更是大举出击,先后消灭了数股号称义军的武装。控制了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大小数十个州县,据地拥兵。按亩抽饷。“寓兵于农,设团练以训习乡众,地方晏然”,设立保甲制度,将组织自卫兵力与保甲制度相互渗透。按照村寨大小分别设立练长,大村有一哨兵力,小村则是二三个村设立一哨。以十个或是二十个村设立一营,设立统领管理这些兵力和村寨。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军事组织与基层行政组织结合的情形。

  依靠这样的组织,吴六奇不断的组织团练进行训练,扩充实力,增加装备,对于需要添置器械旗号所需的经费,和日常的消耗、军饷等,除了按照田赋清册征收之外,更多的是向士绅们进行劝募。形成了以同乡、同村、同族为基础纽带的民团武装力量。

  陈殿桂、廖昙、吴汉、吴标、戴晃、邹瑞、王金、蔡元等人则是这支武装力量的骨干将领。

  靠着这支武装,吴六奇先后打垮了天地会的雏形组织、自福建诏安二都九甲起事到潮州一带进行滋扰的“九甲贼”、“老万贼”,(诶?好像有点不太科学的事情,怎么天地会的红旗香主同天地会的早期组织打得头破血流?),歼灭了张文斌、叶阿婆、黄海如和刘公显等义军。屯兵意溪,驻留隍、三河,将控制的地盘延伸到粤东、福建的几十个州县,令旗之下,怕不是有百余万户?

  而上述的那些骨干,则是分驻各地的带兵将领,俨然是吴六奇这个独立王国之中的又一个小小的土皇帝。

  “翠环,你打算说什么?”

  坐在正中交椅上的吴六奇,静静的听方才说话的人杨贞将话讲完。

  杨贞号翠环,砂田人。读过些私塾,略识些字,懂得用兵,作战勇猛彪悍。盘踞澄海的黄海如部围攻潮州,杨贞跟随吴六奇率领部队前去征讨,激战于笔架山。后又对叶阿婆、刘公显两部作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