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思考和准备_我在沙漠里开加油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很好理解。

  就像是冯宇这个软件行业的从业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一样。

  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了近乎两极分化的看法,但它一直都是软件领域的大趋势,有太多的人在为此努力着。

  难道他们就不怕人工智能灭世么?

  其他的从业者、科研机构和大人物们对此是怎么想的冯宇不知道,但如果这个问题冯宇来回答,他的答案是不怕。

  原因跟他对甘木复苏的期待大过于犹豫、恐惧一样。

  如果出现的人工智能都无法算明白它和人类的相处方式是双赢大于对抗,那么只能说它充其量就是个智障而已,是一个人类失败的作品。

  ‘执拗’的行为模式很容易让人类的行为学家、心理学家、软件专家们抓住漏洞,进而或是轻易、或是付出一定代价的控制、甚至破坏、消灭。

  因为这说明那种个程度的人工智能在运算逻辑上是不够智慧的、是有着致命缺陷的、是死板的、是容易被针对的。

  而只要它的智慧再高一些,或者说运算逻辑更完美,那么它应该能通过计算得知,只要制造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程序驱动机器,就能生产出碳基生命需求的物资,帮助人类搞生产。

  这对于它来讲甚至比碳基生命呼吸还要简单,并不会损失什么。

  而碳基生命坐在椅子上靠数学、物理、哲学和脑洞思考宇宙规则的能力,那种思维的闪光,每一次对它来讲甚至都可能转化为一次整体的升华。

  主动的对抗和攻击,那是幼稚和蠢,是对人工智能自身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庞大的运算能力的侮辱。

  而那种连底层规则都不能突破、甚至被所谓的机器人定律所束缚的所谓的人工智能,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工具罢了。

  任何工具使用不当都会伤人,但工具终究只是工具,人工智能这四个字也只是制造者给自己工具套上的美化词汇而已。

  就像智能手机和现在的个人终端。

  个人终端本来应该叫智能终端来着,因为那样听起来更具科技感。

  不过冯宇只叫自家的终端为个人终端,因为在他看来智能二字根本无从谈起。

  而最终蒙姝妤认为在这个崇尚个性化、智能概念早就不时髦的年代里,叫个人终端反而会更好一些。

  这才导致了现如今市场上销售的终端都叫个人终端,而不是智能终端,更不是最开始那个冗长的智能物联终端。

  那种都无法突破底层协议的复杂程序,无法做到自我完善、优化甚至进化的复杂程度,在冯宇的认知中是配不上智能这两个字的。

  智能,智慧和能力,亦或是二者的结合,是一种能趋利避害保护自我、通过学习和应用强化自我的智慧生命该拥有的能力。

  很显然,现如今包括荭萌智联、智能物联系统在内,任何以被冠以智能二字作为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