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识改变命运(下)_我没想当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搅拌的意思?你看这些鹅粪,里面掺了土,不好直接浇在菜上面的,需要一个容器,里面兑上水,搅拌均匀!”

  “…搅屎?”

  “对,也能这么理解!”

  博哥都懵逼了:“这你都知道?你大伯家也要这样?”

  “那倒不是,我只是看的电影多…”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孩子王》、《美人草》里面都有这些描写…

  只能说我们的大导演对这段记忆很深刻!

  其实节目组有意无意把六个人分成了三组:

  黄垒跟小猪一组;

  孙红磊则搭配王训;

  沈明跟着黄博…

  也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考量,反正从上一季的播出效果来看,黄博还有沈明他俩的讨论度最高,民众接受程度也最高!

  可能是第一期,想博个最高收视率吧。

  效果很好,沈明挺喜欢黄博的,他俩聊起来,聊的都是生活还有经历…

  两个人一边浇粪,一边瞎聊:

  “你说知青们当年上山下乡心里有抱怨吗?”

  “肯定有啊,但是没办法,响应号召!”

  “时代变得真快,以前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现在搞城镇化…”

  “所以,我们要做符合时代的事情!”

  “…你的《一出好戏》啥时候上映?”

  “你这话题转的有点生硬!”

  “说嘛!”

  “八月十号,《一出好戏》!”

  “大家多多支持啊,我在里面演的是男二号…这段不许减!”

  威胁了一下摄影师,两人干完活,准备去找孙红磊他们,然后听到广播:“大学招生考试今天开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烈欢迎考生,接受祖国挑选!”

  “哟,恢复高考了!”

  “…你这态度不对,再来一遍!”

  沈明赶紧进入状态,手里的搅屎棍直接放下:“啊,恢复高考了?”

  “没错,我们可以回北京了!”

  “…我是上海人,我想回上海!”

  ……

  知识改变命运。

  这句话,可能现在的人看来,有点假!

  明明是出身决定命运嘛!

  但在四十年前,这句话是对的!

  1977年冬,570万人参加高考,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5%。

  1978年夏,610万人参加高考,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为7%。

  两次高考,相隔仅半年,总计1180余万人参加,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历史规模之最。

  录取的67万人,都成了现在各大行业的领军人物!

  对如今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只是象征着青春岁月的高考,却是当年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出身,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更是整个国家从谷底的艰难攀升,一个时代的拐点。

  当大家都一无所有,而世界出现一种机会的时候,人们还是想把这个机会抓住。

  如果成功了,深远意义看,是命运的转折,现实意义看,则是可以吃上白面馍,吃上商品粮!

  自此跳出农门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