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上海长明灯_一个人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默干得不错。”吴铭微微点头,“这样,把日本人的精力吸引到虹口区,租界里的压力便会减轻。”

  “确实如你所说的那样,虹口区的巡逻队增加到了十人一队,装甲车沿河巡视。”韩寒接口道:“小东京不准中国人进入,各座大桥上的检查异常严格。”

  吴铭笑了笑,用手指敲击着柜台,“我的脚好得差不多了,一会儿去万宜坊看看,没准能碰见那个郑苹如呢!”

  韩寒翻了翻眼睛,哈腰在柜台底下翻了翻,啪的一声扔过一本杂志,“认清楚了。”

  “《良友》,呵呵,我还以为你藏着《花花公子》呢!”吴铭拿起来,笑着说道:“行啊,这么老的杂志你都能搞到。”

  “算我这个做兄弟的一份心意。”韩寒嘿嘿笑着,“祝大哥旗开得胜,抱美而归。”

  吴铭斜着眼睛瞅了瞅韩寒,“算了,听你说得还比较诚恳,就先放你一马,且让你看哥哥是如何泡妞的,想学的话我教你几手,管饱将阿莹收拾得服服贴贴。”

  “我很期待。”韩寒没什么精神,“可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吧,我相信凭真心就够了。”

  “飘然花丛过,片叶不沾身。”吴铭拍了拍韩寒的肩膀,“没必要这么苦着自己,要不,你先来试试。”

  “免了吧!”韩寒使劲摇着头,“你真的想把她……”

  “我是那样的人吗?”吴铭正色道:“交个朋友,让她打消刺杀丁默的计划,或者找个机会将丁默杀了。还得让她脱了嫌疑。”

  郑苹如地家住在上海重庆南路2o5弄的万宜坊,这里曾居住过许多名人,其中包括作家邹韬奋、丁玲、张天翼等。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一位正直的高级检察官,上海沦陷后。日本人曾希望他出任汪伪政权地司法部长。他以病婉拒。

  吴铭在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却并没有那样地想法,交个朋友,也不过而已,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瞅一眼罢了。

  “宝川哪,听说最近你能在店里帮忙了?”吴铭倚在车上,随口问道。

  “是的。先生。”任宝川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是韩先生教我的,他说多学点总没坏处。”

  “艺不压身,在这个乱世里,多会点东西就多了些活下去的本钱。”吴铭点了点头,说道。

  “先生是个大好人。韩先生也是个大好人。”任宝川用朴实的话表达着,

  “为什么这么说呢?”吴铭好奇地问道。

  “张嫂是个下人,您和韩先生都能出钱给她治病。n”任宝川咽了口唾沫,“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主家。”

  “没见过并不能说明没有吗,只是少一些而已,这世上还是有好人地,你把这事看得太重了。”吴铭不在意地说道。

  “不一样。不一样的。”任宝川摇头道。

  吴铭突然用脚跺着踏板,“跟上那辆车,有个女的坐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