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为《岳飞传》谱曲——《精忠报国》_从天后面前弹唱童话出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再翻开第二张,是岳飞的介绍: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中土)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邺城),‘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接着第三张、第四张……

  翻阅完后,还不等苏沐开口,周华率先说道:“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所以就有了这部《岳飞传》。”

  岳飞的一生非常传奇,但除了那些丰功伟绩,最令人感到钦佩的还是发生在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然后壮志未酬之下,写下的那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

  除了《满江红·怒发冲冠》,苏沐印象最深的还有就是在岳飞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的时候,却收到退兵的消息,内心悲痛之下的仰天长叹。

  回忆涌上心头,苏沐站起身子,不仅长叹道: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社稷江山,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

  听到苏沐的长叹,周华悲上心头。

  以历史人物为原型题材的电影,不好拍,因为一旦出现细节上的错误,就会被观众无限放大,然后就是群起而攻之,能喷到所有参演人员怀疑人生。

  周华敢拍,也是因为准备了多年,查阅了无数资料后,才决定立项。

  “周导,主题曲我已经有灵感了,歌名就是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的四个字。”

  “尽忠报国?!”

  “不,是精忠报国!”

  “不对啊,《宋史本传》有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所以不应该是尽忠报国吗?”

  “是也不是。”

  苏沐解释道:

  “其实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

  “还有传言说‘精忠报国’是岳飞成为大将后,命部将张宪刺的。

  《精忠说岳》叙述岳母刺字时,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体而详细。

  纹身刺字是一门特技,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

  岳母乃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所以,所谓的‘岳母刺字’,都是元、明有些传记中有岳飞背上刺字的记叙,加以想象发挥,艺术加工构造的。

  因此,岳飞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谁之手刺的?尚是个难解之谜。

  在儒教的思想影响下,‘岳母刺字’被赋予众多的形而上学的文化内涵,这才是其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听完苏沐的一番讲解,周华整个人都呆住了。

  良久,周华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苏先生,你所知甚详,我自愧不如!这次找苏先生你创作《岳飞传》的主题曲,看来真的是找对人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