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报告会与学术权威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是微电子学中各项工艺技术,包括系统和电路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工艺技术、自动测试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的总和。所以要将理论转为现实,还需要具备相关的工业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相当数量的专家才行。

  李思明清楚,微电子学是个未来技术,将来计算机将成为个人的必备物品;晶片的生产动辄投资几十亿美元,关键技术却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而现在这方面关键的技术刚刚开始研究,现在开始追起,还有可能追上。远的不必,现在国内连录音机、彩电都需要进口。在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受国外IC(半导体)迅速发展和国内‘电子中心论‘的影响,加上当时IC的价格偏高(一块与非门电路不变价曾高达500元,销售利润率有的厂高达40%以上),而货源又很紧张,因而造成各地IC厂大量涌现,曾经形成过一股‘IC热‘。不少省市自治区,以及其他一些工业部门都兴建了自己的IC工厂,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集中人力、物力,才能搞高科技,否则只能是低水平重复。

  李思明有一个梦想,不仅要理论上要追踪微电子学应用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更重要在商业应用上要不落后于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可惜,现在各方面条件不太成熟。但是目前可以将理论研究可以作为自己的重。

  学术报告会,如期举行,宽大的礼堂座无虚席。老叶和陈剑及一帮同学,早就来了,作为电子学系的学生,虽然还未接触到专业课的学习,但是来给李思明捧捧场也是应该的。虽然李思明比老叶年纪要得多,但达者为先,李思明早就成了他学习的榜样。

  而徐大帅和陈诚早就发动出身于北大荒的知青,全部来听报告,尽管他们根本就不懂。

  杨月自然是一定要来的,她不明白李思明为什么不管在什么地方,总要搞出大动静出来,但是这是令她自豪的事,还能有什么能比看到心爱的人做出成绩更让自己高兴的事?

  会场的第一排坐着不少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他们当中有一位姓黄的老科学家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内的领头人,早年师从数位外国著名科学家,回国后是中国半导体方面的开拓者。他曾是北大的教授,据“大跃进”激发了北大半导体专业的师生的创业激情,在他的带领下,他们一度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半导体工厂,但苦于没有资金,师生们就在物理大楼的门口卖冰棍。黄老师一马当先,大声叫卖,有一次正好碰到要去开会,他居然把自己的英国太太请来替他叫卖。但是文革一度中断了他的研究工作,在沉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