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千金一诺,深沉眼神】_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跟随关羽一起死了。

  梁坤选了一个类似的题材,起名叫《千金一诺》。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直讲诚信,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是楚地人,辅佐项羽屡次让汉王刘邦陷入窘境。项羽灭亡后,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宣称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然而季布的朋友们不仅没被重金所惑,还冒着灭三族的风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这件事证明了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梁坤写的是古白话,非常精炼,故事是汝阴侯夏侯婴受人所托,劝说刘邦,解救季布。

  夏侯婴一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车,而且都是给皇帝开车,是老司机中的战斗机。他和刘邦是一对好基友,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无需拐弯抹角。当年在P县的时候,夏侯婴就曾为了刘邦背锅坐牢,这是什么交情?

  两人的对话历史上没有记载,梁坤的作文自然不会被算做抄袭。他脑补的很有味道,刘邦问夏侯婴为什么要蹚浑水,怪他多管闲事,夏侯婴则暗讽刘邦不够豁达豪爽。

  夏侯婴列举了季布的事迹,告诫刘邦不能因为做了皇帝就改变初心,变的残暴不仁。季布只是得罪了刘邦,但对于国家和百姓,都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

  刘邦对夏侯婴说出了心里话,原来他是故意试探。他发布的命令一直是捉拿季布,而不是杀死他。既然他连季布都不会杀,又怎会灭帮助季布的人三族呢?

  结果他不但赦免季布,还封他为郎中,展现了自己的胸襟和高超的驭人之术。

  文章的结尾,是刘邦的一句名言——“吾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然能成事者,善用人也”。

  梁坤的文章不但解释了成语“千金一诺”的由来,还捧了三个著名历史人物,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们的智慧。

  最巧妙的是,他用的是古文,却不咬文嚼字,大多数人都看得懂。《赤兔之死》满分,如果他这篇不是满分,那就太不公平了。

  审题正确,内容噱头,写作方法,写作文采等等,凡是李茜在上课时强调过的内容,梁坤这一篇文章全做到了。

  他早交卷就因为作文写的太快,把题目检查一遍依旧早了半小时。他没必要待在教室里,打算出去接受采访,这样不耽误中午吃饭,他和家人约好在大观园见面了。

  由于他是全校最早出来的学生,显得鹤立鸡群。生活台的记者王磊认出了他,迎了上来。

  “梁坤同学,你怎么早交卷了?”

  “题都做完了不就交卷吗?”梁坤有一说一。

  王磊问:“那你预测语文能考多少分?”

  “我不预测分数,反正说了估计也没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