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五章 关窍之秘_极道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结果,也不求有什么结果。

  第五节诗人由美人乏不可求回复到自己平生志愿之不得遂上来。“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徒倚以忘趣,色惨凄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瓢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悼,譬缘崖而无攀。”这里梦中情人已退居次席,作者开始比较直接地表现自己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一事无成而时光易逝的惆怅。坐卧不安,神魂飘游,是为了那始终追求不到的梦中情人一般美好而又缥缈的理想。

  赋之末节,诗人经过一夜辗转苦思,终于在无计可施中放弃了

  追求,也平复了烦燥不安的情绪。“于是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久久不寐,众念徘徊。”四字句的再次夹入,表明情感的再度转折。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运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诗人极力使自己认为没有希望,万种相思只是徒然自寻烦恼,以让自己完全放弃努力也放弃心愿,让他胸中的郁闷与梦幻付诸清风流水。发乎情而止乎礼,浮想联翩的白日梦终究没有什么意义,诗人要摒除各种杂念,保持一片纯心。

  通观全赋,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即是“十愿”,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诗人之心仍然回复为一汪死水。

  这篇赋结构新颖,想象丰富,辞句清丽,灵活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其中的十愿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荡除了以往诗赋那种着意铺排、堆砌辞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清新自然,定会被人们久诵不衰。

  “地母大人所言极是,分析的通透清澈,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此诗赋亦可称之为"十愿赋"。此诗赋那是先贤古人所作,小子只是加以整理改编而已。”阿浪对着远处朦胧缥缈的殿宇躬身一礼道。

  “男娃娃,那你也是费了许多的心思,难能可贵,不容易啊!”地母赞许道。

  阿浪赶忙又连连施礼,谦让了一番。

  地母随后又缓缓道:“人类修行是破除天地桎梏的唯一途径,别无他法。可亘古以来,许多的修士痴迷于外丹之药,或是借助器物以渡劫晋级,实则都是舍本逐末,摒弃了根本之法。人身躯体,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内部有脏器,骨骼,筋脉,流淌着血液等等,外部更是有肌肤,腠理,毛发等等。乃是夺天地造化,巧取寰宇精华的无上宝库。可在岁月的长河里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