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独自回忆_极道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泰,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泰。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

  ,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可以说,鸿蒙是至尊道。

  天地一寰宇,人身一寰宇,若将二者去,何来你我之分,内外之别,寰宇即无尽,人身岂有尽。惟有忘我,始可重归一元。天地不伤,我自不伤;天地不败,我自不败。惟有忘我,天人合一。忘我之先,首要尽我。譬之养牛,首要寻牛,得牛之后再加以放牧,牧牛之后,牛至精至壮,始能忘牛,忘人,人牛俱忘,才能练虚合道,返本归原。

  追溯本源!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追溯本源!说易运心难;事事无形相,教作若为观。追溯本源!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追溯本源!触处可幽栖;涅盘生死是,烦恼即菩提。追溯本源!依现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追溯本源!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追溯本源!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追溯本源!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追溯本源!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追溯本源!心性不沉浮;安住二三味,万行悉圆收。追溯本源!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追溯本源!世间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质之物不能解道之内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太一非化万物不可识辨,谓之玄牝。水亦其所化,故曰“太一生水”。然太一为何者,无人知识,以水喻,可悟不可言。“太一”、“水”者,亦名也。名者,像谓也。“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太一水性,水之性者,极阴则凝寒冰,呈固木之像,极阳则化炎气,展虚无之态,常居万物之下,至柔以润万物,至强以弥四方,太一之性同也。太一性静者,聚而化浊气,成地之形,太一性烈者,散而化轻气,成天之像。天地者,太一形像也。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静动相持,乃以成势,势成则形动,是以生人。神明者,人也。唯人有神识明目,是以能观摩万物,后成像于心,托之以名,是以天地定位,阴阳互别,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