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平定四川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利时人还真跑到武汉与伍豪和曾思敏协商。最初还是想用投资铁路来换取资源,但是吴佩孚带着他们去参观湖北的交通网,说如果你们有钱,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我们的交通系统可不仅是铁路。

  比利时人一看,放弃了。比利时现在正被经济危机波及,自身难保,要筹集如此庞大的资金进行海外投资,无论如何也办不到。而河南的煤铁和黄金,武汉政府直接说这是储备资源,国家还没有动河南资源的打算,不过武汉政府不介意与欧洲进行矿产品,农产品贸易的交易。反正你们过剩的产能,也需要消化,说不定能够救活很多公司。

  比利时人一想也是,与其扔在地里没人要,还不如换成产品回去还能赚一笔。

  其实从三月份开始,林长民就用食品、日化、纺织、五金机械等产品换成矿产品和粮食回国。一些美洲和欧洲,甚至非洲和澳洲的独特粮食作物进入了新民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所。比如一些玉米、小麦、棉花、甜菜、大豆、马铃薯品种。光非洲的豆类就有十多种,另外还有御谷、龙爪稷、饿稻等。这些作物都在做种植试验,有些是做加工实验。毕竟东西要做出来符合人们口味才行。

  这些东西都是欧美国家的大农场主们卖的,当地的老百姓饿都饿死了,也吃不到。萨斯商行的职员很多都在收养儿童。光一月份就有三百多个孩子进入了湖北,在当地学校读书。白人、黑人、黑白混血儿都有。都只有四五岁的样子。因为这些职员知道,不是四五岁就到湖北读书,以后就跟不上了。

  除了这些孩子。还引进了一些机械,石油化工的技术工人。不过这方面,林长民说比不上德国,德国是下定决心国家破产也要把工业和科技搞上去,反正欠的债已经还不清了。所以大批的白人科学家都在往德国跑。所谓反犹太情绪,其实就是反欧洲和美国资本家对德国的剥削,而这些资本家很多都是犹太人。不过还没有蔓延到老百姓和学者身上。

  此时和德国抢人才。是万万抢不过的。能够弄一点高级技术工人就很好了。主要还是自己培养吧。

  林长民的建议,让张春下决心在敦煌再建一所大学,之所以在敦煌建。是因为那里的敦煌研究院已经集中了七十多位国内外的专家。与其让他们白吃经费,还不如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搞研究。

  四月,邓小平和张云逸带着白色起义的残部一百多人到了长沙。他们离的太远了。能支撑下来也算不错。

  叶剑英和聂荣臻在江西起义失败。走到南昌时,也只有二百多人。

  由于蒋介石和李宗仁势力已经逐渐稳定。起义的成功性已经很低,李大钊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密令所有还没有暴露的党员,走向农村,在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