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矛盾的刘清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镜刻意把张春接到孙桥,因为他想为京山争取建一个照相机厂。

  照相机最先是绿湖研究院要用,主要是为了记录显微镜下的实验。后来各县城的商人买进照相机开照相馆,生意很好。不过他们用的都是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相机。

  新民报采购了最新的德国生产的可伸缩爱克发相机,作为记者采访用。只是这些相机都非常昂贵,都是单位用,或者干脆是用来做生意。

  相关的技术进入绿湖研究院后,绿湖研究院进行了吸收消化,制造出了能够满足科研用的高清晰拍摄设备。比爱克发相机还要小和轻便。这款相机是由雁门口精密仪器厂生产。

  不过仪器厂设计出了一款简化版的相机。因为仪器厂主要还是科研工作,所以对这款简化版相机不够重视。

  孙镜就想在京山县建设这样一个照相机厂,连照相机带胶片一起,足够把京山县的产业提升一个等级。而且从目前来看,也只有这里最适合。

  说起来,京山县的中产阶层和富有阶层因为孙镜的关系,保留得最完整,这些人投入的工厂现在都开始赚钱,虽然大头都被政府、银行这两个大股东拿走了。所以他们就想在照相机厂上多占一些股份。

  张春自然答应。其实就算孙镜不找他,也会建这样一个工厂,不同的是股比和研究体系的问题。

  富商们要建这个厂,相关技术研究就不会放在厂里。因为建设一套工业体系不容易。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是要销售。要收回成本。研制和技术改进就有一个周期。

  而绿湖研究院等不了这个周期。所以只能扩大精密仪器厂了。

  绿湖研究所对于结晶硅的研究,最先进入实验的居然不是半导体,而是光电转换效应。同时进入研究体系的还有石墨。两种材料从加工到应用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不过成果也在慢慢显现。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德国。只是他们还在选择何种半导体材料这个无数个岔路上进进出出。美国的一些实验室也处于这样困境。

  而绿湖研究所已经制造出了试验用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离晶体管和光电转换只有一步之遥。

  于此同时,电子所对于电子管的制造和电信号的传输已经非常成熟。声音和电信号的转换也非常成功,电子所制造的电话机已经在新苑进行小范围实验。电子所正在研制对大自然声音信号的监听的研究,这是应环境所和微生物所的要求进行的。

  另外侦查部队要求他们制造班用的无线电对讲设备。

  而当晶体管出来后,小型化就能够实现,整个产业就将升级。声音。图像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都将顺理成章。

  现有的照相机技术还能够维持多久?二十年,三十年?张春还真不敢保证。

  当然这些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