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二章 恶心人和好消息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这次的春闱原本应该在三月举行,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被压制到了现在。

  不过,崇祯十三年的春闱跟以往的春闱,在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次的春闱可以说是一次试点,或者说是科举改革的开始。

  当然,崇祯十三年以前的春闱,崇祯皇帝也没停下自己搞事情的脚步,应举的士子们都有足够多的惨痛记忆。

  从崇祯元年时崇祯皇帝照抄了楚国公云烨同志的那个鱼和熊掌的问题之后,每次的科举和恩科都会搞出些事情来。

  到了崇祯十三年,大明朝参加科举的士子们都已经学精了,尤其是那些名落孙山之后又再参加的,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现在整个京城的考生都在忐忑不安的等着,等着看今年的春闱,崇祯皇帝会再折腾出什么新的妖蛾子出来。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没有辜负这些考生们的期望,在殿试的当天就抛出了一个大问题。

  问题不算难,甚至于挺简单,总共就只有两个题目。

  第一个仅仅是如何看待移民实边,或者说移民实边到底算不算扰民,因为涉及到了强制迁移百姓的问题。

  要求就是让这些新科进士们给出自己的方案,别管是好是坏,是法家还是儒家或者什么其他的法子,总归得给出一个。

  第二个问题更简单,为什么大造黄册后,江南会出现那一阵动荡,以后再大造黄册,遇到这样儿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或者怎么防止这种事儿的发生。

  不得不承认,这两道题真就是那种坑死人不偿命的。

  大殿中的三百名考生,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快崩溃了——移民实边是善政还是恶政其实都无所谓,毕竟该迁移的也已经迁移了,剩下的也都是老老实实的等着迁移。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坑了。

  江南的动荡也叫个事儿?都杀的人头滚滚,连个敢跳出来说话的都没有了,下次还来?谁敢跳?

  但是,这些都是仅限于理论上的,实际上呢?

  移民实边的事儿跟大造黄册的事儿是相辅相承的——大造黄册多出来的人口因为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最后去实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江南那些忍过了强制迁移富户也忍过了商税的豪商们才会忍无可忍。

  有隐户和逃户的存在,可以无限度的摊低生产成本,不管是耕种还是作坊都是如此。

  而大造黄册恰恰就解决了隐户和逃户这两个伴随了大明近二百年的老大难问题,使得那些豪商地主们的生产成本无限升高——有大明户籍跟没有大明户籍完全就是两种待遇!

  有大明户籍,生死都会有官府过问,没有户籍的只能算是野人,比一头驴的价值高不到哪儿去,根本就没人管。

  这些弯弯绕看着很复杂,可是也很简单,毕竟从利弊上面去分析,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