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继续潜伏_谍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仇一定要报!”沈千舟怒目道。

  “千舟,在你看来,南京为何这么快就被日军攻破了?”于春晓问道。

  沈千舟听后思量片刻,

  “国民政府守卫南京的总方针是作“短期固守”。也就是说,南京的失陷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没想到“短期固守”的时间竟然如此短,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仔细分析这场战役,不难看出个中原因。”

  “什么原因。”叶晓晚问道。

  “一是战略上的错误。

  抗战爆发后,军事委员会认识到,中国的对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消耗战,然而他提出的战略原则却是防守作战。

  在南京保卫战前,中国军队集中兵力于南京城郊,做消极防御,固守孤城如同坐以待毙。

  而当日军进至南京城下时,南京卫戍部队奉命不得主动出击,而采取分兵把守的下策,每个部队负责的正面防御都很宽,缺乏纵深配备,也没有充足的预备队。

  日军进攻时,集中兵力专攻一点,致使中国军队处处被动挨打。在激战中,有的部队提出主动出击的计划,也得不到批准。

  例如守卫紫金山、蒋王庙一带部队曾于敌猛烈围攻之际,联名建议,趁敌出动进攻之机,集中全部机动兵力,主动出击敌驻地,威胁敌人后方,以争取主动。

  可是,这一出奇制胜的战斗方案,竟未获批准,致使紫金山阵地更趋危急。

  此种战略思想上的错误,贯彻南京保卫战的始终。”

  “是啊,战略上的失误,比战术上更可怕。”叶晓晚道。

  “二是军力上的差距。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总兵力15万人左右,但大部分是刚从上海战场撤下来的残缺部队,老兵很少,新兵大都没有受过训练,许多连枪都没打过。

  据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的统计:守军中,能直接同敌人厮杀的战斗兵只占60%,刚入伍的新兵又占了将近40%。而且中国军队严重缺乏重武器装备。

  在南京展开激战时,空军战机己损失殆尽;海军主力舰艇一部被炸毁,一部已撤至长江中上游。日军负责攻击南京的华中方面军共辖9个师团,除1个师团留作上海的警备部队外,其余几乎都投入南京作战,总兵力10万人左右,都是刚刚调到中国战场来的作战部队,大多由训练有素的老兵组成,战斗力较强。

  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作战时有新式坦克、火炮等重武器装备,并且还有飞机和舰艇的炮火支援。”

  “我们以十倍的兵力投入到上海战场,却未能夺下汇山码头,造成上海战场的被动。而日本人利用武器的先进,取得胜势,输的太可惜了。”

  “的确是这样,除了武器上的差距,防御工事存在严重的缺陷。

  南京外围阵地的防御工事虽经营多年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