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 诸公子之争_大秦之天柱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出了云荒,一入九州之地,便风驰电掣的向咸阳而去。

  始皇帝嬴政不再咸阳,太一扶苏有监国重任,可是朝会之后,公子扶苏从不再咸阳王宫逗留,而是回到自己的府邸办事。

  “赵卿,书院五年一次考核,皇叔已经下令,要我同高、将闾主持,你尽快拟订一份章程出来!”

  “嗯?”

  正在帮公子扶苏批阅奏折的赵广秀疑惑抬头,看向公子扶苏。

  当年书院第一次考核,赵广秀堪称惊艳绝才,在咸阳之中,声名鹊起,和儒家张良、都水工农彬齐名,号称“书院三杰!”

  儒家张良,深的嬴政宠信,出入咸阳宫,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都水工农彬,深的长戈王重用,于吴越之地治水,得良田万顷,功在社稷。

  唯有赵广秀未有寸功,甚至泯灭于众人,可是谁能想到,这位当年若非嬴玄一念之差,就能成为书院第一位殿首的俊才,居然已经加入公子扶苏门下,最近的朝廷奏折批阅,都有他的手笔存在。

  “书院乃是帝国根本,极为重要,你又是书院出身,我觉得,这件事,你来做最好不过了!”

  扶苏看着赵广秀,眼中全是满意之色,自从有了赵广秀,原本令人头疼的朝廷奏章,就不是那么麻烦了。

  赵广秀之才,不输齐桓公之管仲啊!哪怕是谦虚的公子扶苏,曾经私下里也对太子妃说过这样的话语。

  “诺!”

  赵广秀答应一声,就低头帮公子扶苏处理奏折,可是眼神飘忽,显然心思已经不在奏折之上了。

  “书院?长戈王要挑起诸公子之争,择其优者为二世皇帝吗?”

  只是一瞬间,赵广秀便将嬴玄的心思看得明白,可是看着沉浸在政务之中扶苏,赵广秀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让公子扶苏争一争的话语。

  在帝国武侯看来,扶苏的仁慈就是软弱,可是在赵广秀看来,仁慈就是仁慈,唯有仁慈的帝王,才能给九州百姓带来福音,所以在明知道所有人都不看好扶苏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加入扶苏麾下,为扶苏效力。

  和公子扶苏接触的时间久了,他自然也清楚扶苏的缺点。

  扶苏什么都好,就是太听话了。

  这并非说扶苏没有主见,而是守儒家孝悌忠信的影响,扶苏从不来不会忤逆始皇帝嬴政的意志。

  始皇帝嬴政说一便是一,说二便是二。有些时候,扶苏不会赞同始皇帝嬴政,但是也绝不会违背始皇帝嬴政的心思。

  于此同时,赵广秀也敏锐的发现,随着始皇帝登天离去,长戈王嬴玄,似乎替代了始皇帝的位置,成了扶苏不会背逆之人。

  赵广秀的感觉没有错,当嬴政将帝国全力交付给嬴玄,甚至是让嬴玄决定帝位归属的时候,公子扶苏没有违背嬴政的意志。

  这也就导致了扶苏的潜意识认为嬴政将天下交给了嬴玄,因为这是嬴政的决定,所以公子扶苏不会反对,嬴政的意志也便成了公子扶苏无法违抗的意志。

  “长戈王若是有意大位,诸公子争也是徒劳之功,可是既然长戈王无意大位,那么臣就替公子争一争吧!”

  赵广秀心中暗道,随后快速将奏折批阅完毕,交给公子扶苏,随后出了太子府。

  既然要争,争的还是天下,那么凭借他一个的人的力量自然不行。

  可是赵广秀清楚,咸阳之中还有两人人,有惊天之才,若是能说服其中一人,加入公子扶苏麾下,定然能事半功倍!

  书院考核,在书院学子忐忑的心情中,咸阳也开始暗流涌动,嬴玄一手挑起的诸公子之争,开始散发激烈的味道!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