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 骗子李治_懒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大唐上下所有的道路都应该铺上沥青才对。

  曾经李治想过,自己不愿意待在长安的原因。总结出来就是“规矩”二字,临潼这地方虽然繁华。但所有人都在自觉的在遵守规矩!

  门口不让堆垃圾,临潼的门前就没人敢堆垃圾。而且自家门前的道路,都得扫得干干净净。如果谁家门口脏得像是猪窝,不但武侯会上门找麻烦,邻居也会口诛笔伐。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家人会被官府罚款,然后在临潼永远抬不起头来,生意也没办法做下去。最后只能是黯然离开临潼,去别处谋生。

  华夏风俗临近四月初五或者是七月十五的日子,家家都要为先人烧纸钱。大家都会找一个十字路口,然后画个圈儿将纸钱放在里面烧成灰烬,借此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

  到了临潼就有些不一样,每到四月初五或者七月十五的时候。路口的地方就会摆放许多的大铁桶,铁桶底下还开了一个口子。临潼人就将纸钱放在里面烧!开始还有武侯在边上守着,后来就没见了。

  如果长安城有这样的规定,早就吵翻了天。道学先生会将这种事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对制定这种规定的人口诛笔伐。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让这种人永世不得翻身。

  百姓们只要没有武侯看着,就会在桶外面烧。就算有武侯看着,也会为了争夺铁桶而发生斗殴。

  这种事情你在临潼根本看不到,李治不止一次的看到,人们在铁桶前面排队烧纸。

  临潼人最守规矩,也最不守规矩。只要律法和法规没规定的东西,这些人就会削尖了脑袋钻空子。各种怪招儿齐招儿层出不穷,好多长安的商贾都会来临潼取经。学到了先进经验之后,就回到长安如法炮制。最后逼得朝廷,不得不颁布相关法规,严格管理。

  这两年,大唐的立法处于一个高峰期。先后出台了《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等一系列法律。不得不说,临潼人的小聪明加速了大唐帝国的立法进程。

  法不禁止既可行,这已经深深的烙进了临潼人的脑子里。几乎每一个临潼人,都在想方设法的钻法律空子。在民风淳朴的大唐,临潼人就是一股洪流。有时候李二看了临潼人犯下的事情,很有将临潼围起来一个不留的想法。

  李二没这样做,因为他发现临潼几乎就是一个模板。临潼人犯下的事情,如果不立法几年之后洛阳就会有人照着做。然后就是向全国蔓延,只要盯住临潼就能够很好的遏制全国的法律漏洞,将其他钻法律空子的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马车进了临潼,没有去书院而是去了云家。如今云家只有一位管家的妾室还有云大宝!

  李治的朋友不多,云大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既然今天得了赏赐,自然要跟好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