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洛阳文会[四]_[三国]焚香祭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表现的太过明显,祢衡哪还看不出崔颂是为了摆脱的士子们的纠缠,故意拿他做筏子。

  他一面讽刺崔颂的表里不一,另一方面,又觉得崔颂心思活络,好歹比那些迂阔无趣的士子要顺眼些。

  如此一想,他暂且按捺拂袖离去的冲动,踩着屐,往模具的所在移了几步。

  崔颂让人做的模具既简单又直观,只一个大铁球,一个方形的木桶。检验的过程更是十分的简洁粗暴――先把铁球放进木桶里,然后找人带来一斛沙子,倒进桶里,直到把铁球全部淹没,在沙层边缘刻一道标记。

  然后把铁球连沙子倒进袋子里,把铁球刨出,将袋中的沙子重新倒进桶中,再刻标记,最终根据木桶的长宽与两道标记的高度差测量体积。

  ……

  其实也就是排水法的变异版。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毫无悬念,崔颂的答案是正确的。而贺纬用九章算术中的公式得出答案,与实际差了1/6。

  贺纬不敢置信,自己取过模具重新检验了一遍,仍是分毫不差。

  他颓丧地放下青铜卡尺,无力地朝崔颂拱手,表示甘拜下风。随后不再多言,径直离开。

  崔颂回了一礼,没有洋洋得意也没有得理不饶人,只想找个借口火速退场。

  他还记得之前反怼贺纬的时候,用了更衣的借口,正准备来个真尿遁,结果才刚表达了这个意愿,他的手就被人扣住了。

  祢衡似笑非笑:“君不是和我一见如故,心甚慕之,意欲促膝长谈吗?”

  崔颂:……

  崔颂温吞道:“人有三急,实忍耐不得,不若……”

  不若下次再说吧。

  剩下的话还未出口,祢衡就已松开他的手,睥睨道,“不若君去更衣,等更衣回来了,再与衡细谈,”视线所及,祢衡目光灼灼,带着看穿全局的明锐,“衡在此恭候君。”

  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的崔颂被祢衡推了一把,只得闭上眼跳进去,咬牙笑道:“自然。”

  崔颂在侍者的指引下,准备沿着矮亭后方的一条小路抄近道走,结果刚靠近矮亭,就见到一个有些熟悉的人影。

  绀衣玉冠,霞姿月韵,行若松竹。

  亭中之人见到他,郑而重之地并袖一揖。

  崔颂回以一揖,正想着要不要叫一声“黄兄”,亭中人已先他一步开口。

  “在下颍川荀攸,前日匆匆一别,未及与君……”

  后面的崔颂已经听不见了。

  ……说好的黄萌郎呢?

  他此刻是懵圈的。

  哪怕已经习惯了三国名人似大白菜一个接一个地冒出,他也未曾想到街上随便撞见还被他弄脏了衣服的路人甲也是其中一员。

  就算这个路人甲又帅又有钱性格又好,这剧本也不对啊!

  曹操对荀攸的评价不是“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吗?眼前这落落大方,行止自如,气质斐然的君子,哪里“外愚、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