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节 一人对抗写意派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重,非常儒雅。

  他非常认真的品鉴核雕作品,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遇到年轻的核雕师,先指点两句,再打气鼓励。

  遇到名师,则会稍加指点。

  “近十年来,金陵省核雕圈发展迅猛,这些展出的核雕作品,盎然有趣,哈哈……”

  阎老先生望着来来往往、交头接耳的核雕师和藏家们,忍不住开怀大笑,这一笑,包含了太多情感。

  也许在缅怀曾经差点撑不下去的艰苦岁月。

  也许在为曾经一同立志要坚守核雕,最后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同事感伤。

  在那个年代,坚守就像一盏随时可能烛干泪尽的孤灯,凄凉的亮在影影憧憧的黑夜里,不知何时会破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不过,终究还是挺了过来。

  “对了,我那天应该请你把核舟拿来展览的,不过人年纪一大,忘性也大。”

  阎老先生悄悄说道。

  “已经卖了。”

  “卖了?!”

  阎老先生吃了一惊。

  “对啊,就在隔壁私人拍卖会,还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阎老先生呆愣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是心血之作吗?他还以为秦淮不愿意将它轻易示人,没想到直接往私人拍卖会里一丢?

  而且秦淮这轻飘飘的语气……真够随便的。

  “咦,这里还有一个东瀛的展位?”

  秦淮突然看到那边有两位穿和服的东瀛少女站着。

  展台上有东瀛文字,上面摆着几件核雕作品,并附带汉语译文。

  “嗯,这几位好像每三四年来一次,是觊觎我们的核雕技艺,前来‘交流’的,等偷师结束,就倒打一耙……放肆鼓吹,说我们的核雕技艺没传承好,被东瀛发扬光大了云云。”

  阎老先生当茶余笑谈一样说着。

  “偷师核雕?随意啊,这是文化软实力输出。”

  说句实话,并不是秦淮看不起东瀛偷师。

  就拿学汉字举例吧,学了一个片假名,得意洋洋的回去了,汉字的真正精髓完全没学到。

  连重中之重的文字都只学了个片面,其它偷学的茶道、花道、香道能学到精髓?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事什么德性。

  全靠鼓吹罢了。

  中华家吃亏就吃亏在,花了几十年建设经济,普通民众要改善物质条件,谁来关注这些?

  所以很多优秀的传统并未普及,但不普及,绝不意味着传承就断了。

  中华家万里的疆域里,藏着多少星星之火?

  如漆器巨匠甘亦可(为表达尊敬,用真名),十年磨一剑,硬是将只在宋代的文献中有些许记载,制法早已经失传的犀皮器完美还原。

  这一制作技法,没有样本可循,只能逐步摸索。而漆器,却恰恰是最难摸索的手艺——因为一尊漆器从制坯到成品,需要几十上百道繁复的工序,动辄耗时整整一年。

  任何一次风干、刷漆的失误,都会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