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节 秦淮: 靠天赋。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散发着属于传统文化那种温润而有底蕴的光芒。

  用风···流才子,白衣卿相来形容都不为过了!

  但就是短。

  看着看着,一下就没了!

  网友们恨不得顺着网线过来捶死秦淮。

  ……

  当然,还有网友佩服于秦淮的逼格。

  [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装逼,还能装得如此行云流水清楚脱俗,天上地下,只有秦淮小哥哥一家。我给满分!]

  [中华家的酒,要用中华家的方式来喝……满满的仪式感!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赞!]

  [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喝酒方式?

  逼格好高!记下来了,下次给客户敬酒用。]

  于是,这段逼格满满的饮酒词被网友们自发转载,很快便蔓延开来。

  得到了一大批人的赞赏。

  哪怕是许多协会,诸如榫卯解构研究协会,古建筑保护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官方微博号,都在点赞转载。

  商雅嘴角微翘,擦掉嘴边的口水。

  其实论优雅与逼格,中华家领先于世界至少一千年。

  这是毋庸置疑的!

  ……

  ……

  湘省首府。

  秦淮如约出席了‘完罍归湘’的最后一个环节。

  “非常非常感谢秦先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往东瀛,用自己的青铜铸造技艺,挽救了皿方罍的命运。国宝回家,不容易啊。”

  主持人说得鼻尖发酸,声音哽咽。

  “我们的张馆长、谢馆长对皿方罍跟踪关注了整整十七年!

  每当皿方罍有新消息,他们就会夜不能寐,这期间他们尝试过无数次与拍卖会洽谈或者与藏家洽谈,但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

  不过。他们没有气馁,而是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终于在此刻迎回了国宝!”

  “感谢十七年来所有为国宝回家贡献过力量的人们,感谢,一直奔波操劳,且写出为子孙后代计的谢临风馆长,感谢带着青铜铸造技艺远赴东瀛的秦淮秦先生。感谢社会各界……”

  在主持人的讲述中,秦淮为皿方罍器身拆开厚厚的保护。

  尔后,湘省博物馆馆长张先生和一众专家将罍盖托举过来,小心翼翼的盖上。

  当盖身合一时,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企业家,记者,专家,观众无一不是眼眶通红,不少人眼中泪光闪动。

  只有中国人才懂什么叫落叶归根,什么叫家国情怀。

  ……

  “还要感谢秦先生拔刀相助,否则国宝就要流失海外了。”

  前来握手的企业家重重的抖了抖秦淮的手。

  虽然他们也贡献了一份力量,也准备了四个亿,但当高冈一田横插一脚时,他们绝望了。

  如果不是秦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恐怕他们还得苦等二三十年。是以这些相关人士对秦淮的感激不是一星半点,如众星拱月一般将秦淮围着。

  灼灼的目光让秦淮有些许窘迫。

  “果然是少年出英雄啊,年纪轻轻,丰神俊朗,一表人才。”

  “我看实况转播时,秦先生只用了一分钟就找出仿品,而东瀛那位用了三十分钟都找错了,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吗?”

  一位企业家很是疑惑。

  这堪称是鉴定中的神操作了,神得令人窒息。

  比世界上最顶级的魔术还令人费解。

  他在家里冥思苦想了一周,也没想出所以然。

  所以好奇的提问。

  “靠天赋。”

  秦淮干脆利落,他不想弯弯绕绕的解释一堆,而且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索性用最直白的方法。

  一群企业家,甚至是各位馆长都是一愣,嘴角抽搐。

  秦先生真不谦逊啊,但他们竟然完全不觉得这句话很狂妄,甚至还觉得言之有理!

  秦先生确实是天赋异禀啊,否则为何秦先生只需短短一分钟就能鉴定出仿品,而高冈一田用三十分钟都折戟了呢?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