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节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上)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玉雕技艺再登峰造极,艺术理念再浑厚,有什么用呢?

  没有线条给你雕!

  抛光,抛光能抛出个人风格来?

  不能。

  但秦淮这套太极图玉雕,竟然充斥着浓浓的个人风格!

  “怎么回事?你们能看懂原理?”

  “不能。”

  “我也不能。”

  老先生们面面相觑,这件事超出我的他们的理解范围。

  “山人自有妙招。”

  秦淮在老先生们灼灼目光的注视下,逼格满满的高深了一波。

  这些都是圈内奆佬啊。

  在他们面前装逼,真刺激!

  老先生们笑着摇头,秦淮不愿意透露,他们并不强求。

  毕竟这是隐私,他们转身继续品鉴玉雕。

  “老先生们喝茶咯,请慢慢看,不着急。”

  秦淮浑身舒坦,悠然自得的拎来一壶茶,给老先生们泡茶喝。

  “瞧把你给嘚瑟的。”

  商雅剜了秦淮一眼,悄声骂道。

  秦淮这一次雕刻成功后心态特别膨胀。

  都膨胀到老先生们面前了。

  不过呢,秦淮貌似有这个资本……

  老先生们接过茶,继续欣赏品鉴。

  看到欣喜处,便开始情不自禁的夸赞:

  “生命的感觉非常难以营造,所以就用涟漪荡漾的动态,来表现生命萌发的过程,从而造出想象空间。让观赏者误以为是生命萌发。

  真有你的啊,秦淮,这一招很巧妙。”

  须老先生拍案叫绝。

  秦淮的处理思路和‘踏花归去马蹄香’名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蹄香无法直接描绘,便添加几只蝴蝶绕着马蹄飞舞。

  玉雕造不出生命,便将生命萌发的过程演化出来。

  让观赏者情不自禁脑补。

  非常高明的做法!

  须老先生作为国画界奆佬,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画中典故。

  几位老先生颔首,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核舟还是秦核舟,名不虚传。

  “你们都说得对。不过,我的观点又有不同。

  秦核舟技艺高超是事实,但技艺是用来承载道的。

  你们看,这件玉雕的动态演化,并未局限在涟漪荡漾、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而是在这基础上,升华了一个层次。

  若你们以阴鱼衔阳尾,阳鱼衔阴尾;天与地,阴与阳循环往复;黑白互相渗透包容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

  这件玉雕它是有最中华底蕴的哲学思辨在里面的。”

  铜雕奆佬朱老先生温文儒雅的分析着。

  这位奆佬一致很低调,今天对于秦淮的这件作品,终于忍不住冒头了。

  秦淮开心的听着,神情舒坦。

  对对对,各位奆佬继续夸不要停。

  “对,朱老弟说得对,而且,它里面蕴含的哲学辩证理念都不是秦淮强行加的。

  而是自然演化,由衷的感触。这种感触能通过玉雕传达给观赏者。

  这比高超的技艺更考验玉雕师的胸襟、气魄与掌控力。

  因为格局一上升,就容易无病呻吟,讲些假大空的哲学。

  秦淮的玉雕则不然。阴阳生克,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辨理念都很自然。”

  老先生们一步步推进讨论的深度。

  从最开始的第一感官。

  到分析技艺。

  再到分析其深度,哲学理念,艺术规律。

  秦淮全场享受脸。

  这些都是最权威,最专业的吹捧。

  秦淮听得心态飘飘然若羽化登仙。

  有什么事情能比被一群业内奆佬夸上天还享受吗?

  没有!

  这就好比普通学渣和学霸一起吹,谁更爽?

  显然是后者嘛。

  普通学渣是高中生小妹,姿势有限,而专业学霸是成熟少妇……

  不过品鉴到最后,随着一层层的深意挖掘,老先生们也不知道如何定位它了。

  兹事体大。

  不做评论!

  老先生们如是说道。

  意思就是他们也不够资格再评说。

  秦淮:“……”

  别啊,还没听够!

  但老先生们果然就不再评论了,并且神态也严肃了几分,每个人都是昂首挺胸,对这件作品抱有基本的尊敬。

  额……

  秦淮无语凝噎。

  老先生们画风突变,他有些措手不及……

  “对了,阎老先生还没评价呢?”

  秦淮发现阎老先生从始至终都未说话,忍不住期盼的看着阎老先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