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撤回汉中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一早,赵云遣斥候向北探察,得知魏军是真的撤军后,当即命众军开拔。行至邸阁处与邓芝他们汇合,十天后右军七千余人和柳隐的三千郡兵顺利回到了汉中。

  自从右军万余人作为疑兵北出斜谷后,赵云等人牵制关中魏军已有两月。期间,虽然历经大小战事数十次,但由于赵云、邓芝二人只守不攻,所以大军折损并不大。

  直到这一次因为陇右捷报频传使得赵云等人戒心松懈,随被曹真抓住破绽乘机设计,致使箕谷失利、营寨被破,大军不得已退回汉中。

  好在赵云这个老将虎威犹在,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以致大部分军资和士卒得以保全。

  两个月下来,右军一万两千余人损失了近五千人,单最后一战就伤亡了两千多,折损虽未过半但也不算小。

  不过汉军给予魏军的杀伤更大,据赵云邓芝二人估计,曹真大军的伤亡应该不少于八九千人。

  然而数日前在曹真呈送给魏帝的奏报中仍将箕谷之战称为大捷,并扬言此战俘斩汉军近万人、缴获军资无数,惹得曹叡在朝上很是高兴了一番,当即遣使到郿城大赏众军。

  曹真的奏报虽是极尽夸大之能事,但确实是把汉军给击退了,若是不管双方伤亡比的话,魏军宣称获胜也属正常。更何况在陇右连连失利的形势下,曹魏现下也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

  曹叡也不是不知道曹真的战报言过其实,但为了安定人心,他也必须装作不知。

  果然,当捷报传遍关中、传回洛阳后,不少人也将不该有的心思收了起来,朝中慌乱的局面也平复了许多。

  赵云等人在褒城休整了几日,就起程返回了沔阳驻地,当然早已使者前往陇右向诸葛亮通报此事。

  消息传至上邽,诸葛亮等人虽然遗憾命令右军撤退的消息去的晚了一步,但对于现在这个结果也能接受。

  “子龙他们虽有箕谷不戒之失,但毕竟顺利撤回汉中,军士和辎重的损失也不算大。更何况他们不仅成功地完成了牵制关中魏军的任务,而且还颇多斩获,可谓劳苦功高。”诸葛亮放下手中的战报对众人说道。

  杨仪笑着赞同道:“是啊,若无子龙将军他们吸引住魏廷视线并成功牵制关中数万兵力,我等在陇右的胜利怕是不会来得这么容易啊。”

  “不错,北伐获胜子龙将军他们当记首功,以少击多、以弱敌强,虽有小挫,但右军大部得以保全,仍不失为一场胜利。”马谡也出言称赞了右军几句。

  诸葛亮点了点头,忽然对坐在马谡旁边的杨清问道:“明之,战报上说柳隐他们北上是你安排的,我怎么没有听你说起?若非柳隐及时率郡兵接应,子龙他们这回就危险了,就算能撤回汉中,大军的伤亡也怕是会很大啊。”

  杨清笑着回道:“清也只是临时起意,想着就算子龙将军收到军令撤退,有人接应也是好的。反正柳隐从西城回来之后就负责往赤崖、邸阁两地输送军资粮草,让他北上看一看也是顺道之事。

  但又怕谨慎过头惹人笑话,所以只是私下去信,未曾知会丞相,不曾想这回还真的发挥大作用了,真是侥幸啊。”

  “是侥幸吗?还是汝早有预见?”诸葛亮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丞相过誉了,清岂有未卜先知之能,只是谨慎惯了,喜欢多做几手准备,这才侥幸派上用场。”

  杨清赶紧找了个由头解释,他又不能说是知道原本历史上赵云因降低戒心失利于箕谷从而被迫撤回汉中的,只能用生性谨慎来搪塞。

  幸好诸葛亮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未再纠结于此事,转而命胡济拟写个表彰右军功绩的嘉奖文书去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