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仲尼春秋儒 平叔悟真道_渺渺仙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流凝成海波涌动,如云气般翻滚,范墉身后冷月高挂,衣袖翻飞,看去仿若来自月中,他纵声高呼:“此乃人族之地,由不得尔等妖族作乱。”

  缁帛一声冷笑,石丸精芒暴涨,天忧剑被打的青光灰暗,轰得一声爆开,说道:“若不是我族有人作叛徒之事,你怎会在此狂吠。恐怕我早以屠了一城人族了。”

  石丸转回,身形爆涨,化为一尊巨大苍龟,将石丸吞下,仰天狂吼:“再说,如今天道流转,人族气运将竭,我行之事皆是顺应天道。你今日阻我,就算成功,来日也必遭天谴。”

  “天道自运,何须人替?常有司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此乃老君教诲,道友莫以为然否?”突然有人接口道。

  缁帛与范墉同时向来声望去,一只白鹤乘着一位老道,身穿七星道袍,右手拿着拂尘,背着一个剑匣,满头鹤发,面容慈祥。

  “这位书生做的好大事,”老道解释道:“如此大的阵仗,老道也想来掺和一手。”

  范墉恍然大悟,道了一声:“还请道长出手。”

  他与缁帛斗法太过激烈,搅动这一方灵气。惊扰了不少人,这些人要不是道行太低,要不是不欲插手五帝宫与儒宗的争斗,才未现身。这是思量之一,实则还有一层,范墉在此地袭击缁帛,是受儒宗纵横道道主之命,但却要伤而不杀,给五帝宫制造裂缝。

  范墉明白纵横道道主心思,无非是在妖族内部合纵连横。范墉实在无法认同,此是大争之世,两族之战,气运之争,向来是不死不休,怎可能如此轻易,唯独只能凭掌中剑、胸中血,杀出一个未来。因此范墉将缁帛袭杀。多了一个帮手把握也更大些。

  老道呵呵一笑,放出两口宝剑,双剑俱长三尺三分,通体闪耀着暖黄色的光润。

  范墉这才明白过来,老道士为何不惧。

  这两口剑一名龙吟,一名虎啸,龙虎俱是紫阳派中的说法。

  张伯端是南宗开山之祖,《悟真篇》有绝句六十四首象易之六十四卦,在六十四卦中,以乾坤为鼎炉,坎离为药物,余六十卦为火候。鼎炉、药物、火候为内丹性命双修之核心,尤以火候必要亲听明师之语,才能登性命双修之堂,入长生之学之正路。

  第十三句,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片紫金霜。又有第三句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工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这六十四首绝句虽人人都会背,但核心悟真仙诀只有嫡传弟子才会。

  这老道外表虽老迈不堪,莆一出手便破了,随身龟壳,其举手投足间,霞光相随,分明先天真一炁、后天己身炁以合,达到了元婴之境。

  天下道门大都走的两派,一是结元婴,一是凝元神。

  紫阳派走得正是结元婴之法。行此法先种真炁种(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再结灵芽(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尔后抱丹(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再成就元婴(黑中有白曰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还有句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身通圣,无限龙神尽失惊,对应第五境。结元婴,凝元神,这两门各有不同,互有优劣,但并无高下之分。

  北宋张伯端真人集前家之大成,所做《悟真篇》不愧被誉为“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