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先生_予君天下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和七年七月二十九,崇志堂的学生好不容易习惯了有女子坐于旁听席,又遭新一轮重击。

  是日,学钟刚起,传说中苦求圣上才得以入学的萧世子首次现身学堂,一入内便把首排座上荣国公府的小公爷拎起扔到了一旁,不待众人反应,踩着学钟落下的最后一声,安平公主迤迤然而来,径直走到本该韩先生所站之处,开口便是:“韩先生政事繁重,自今日起,逢四、九日的课便由本公主来讲。”

  “开什么玩笑?这是当官玩够了,换当先生玩?”

  “这可是国子学!”

  “我看这学不上也罢了……”

  崇志堂一时炸了锅,刚被扔出座的小公爷姜融气急,点着袁隽问道:“安平公主凭何讲学?是有韩先生的状元郎之才,还是如韩先生般遍历了大楚河山?”

  话毕,堂内又一阵喧闹,萧凌抬眼见袁隽仍气定神闲,决定先不发作,但闻工部侍郎家的三公子乔宴越众而出,诘问:“听闻公主只在幼时于沧州生活过些时日,除此便再未出过京城,您来讲韩先生这堂边地民情课,怕不是纸上谈兵吧?”

  袁隽略笑了笑,又打眼自众人面上扫视一圈,说道:“确实是纸上谈兵,但教你们足够了。”

  众人方要反驳,又听她问道:“在座各位可曾出过中州?可曾看完哪怕一本边地纪事?呵,本公主算是与你们同过窗,韩先生讲学时各位作何反应,也多多少少都见识过。我只想问问,你们谁能来说说大楚十三州分布特点?境内大山大水如何走向?楚齐、楚辽边境重镇又是哪些?”

  袁隽话音刚落,不少人悄然坐下,她又看向乔三公子,似在回答方才之问:“纸上谈兵,你来吗?”又转向姜小公爷,“你呢?”

  两人不甘不愿地落座,袁隽继续说道:“本公主若是你们,便是心里再不服气,也要一字一句将先生堂上说的都记下来,回去后或翻书阅卷,或求助亲长,或能离京亲赴实地探看则更佳,总之,非得实实在在抓住了先生讲课的谬误,才敢回堂上再争一二。如今你们既不曾读书致知,也不曾万里行路,凭什么不服?”

  袁隽说罢,提起案桌上的狼毫,蘸墨润笔,在身后画架纸上流畅地绘下西高东低、蜿蜒曲折的墨线,再寥寥勾了纵横几笔,转身对堂下众人道:“今日起,我要讲元沧江北、太元山东、祁陵以南,大楚开国以来兵伐最甚之地——沧州。若有不愿听的,可以走了。”

  崇志堂内雅雀无声,但众人目光已起变化,袁隽很满意,遂一正仪态朗声道:“既如此,礼不可废。”

  萧凌眼底嘴角藏不住笑,当先长身而立致礼:“先生好!”袁隽悄悄投去“孺子可教”的眼神,耳边听到此起彼伏的行礼声。

  一堂课,这才开始。

  “……沧州北三镇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