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入职_予君天下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和七年,六月初十,微妙的气氛弥漫国子监,虽不是列班点名的日子,但监属官员和胆大的国子学学生们都聚到了彝伦堂前的灵台,似在等看一出大戏。这种气氛在众人获知祭酒袁一早已入宫求见圣上的消息后达到顶峰,这怕又是为了避嫌向圣上辞官去了。

  众人翘首以待,默默地在心里预演着能彰示自己对“公主拜官”一事明确立场态度的话语行止,好既不拂了上意又不有辱斯文,可直到国子学学钟大响,也没见到安平公主的身影。师生们恋恋不舍地各回课堂,其他人则意犹未尽地留下讨论这场继设立“公主学阁”之后更大的闹剧将给大楚文士体系、文官制度带来怎样的冲击。

  灵台上热烈的气氛在某一刻突然莫名地冷了下来,大家下意识地转头看下太学门的方向,只见一身着山青色缎面宫装、梳双平髻的少女迤迤然而来,好似女子入国子监是再平常不过事情。

  众人一时忘记了方才自己设计好的神情姿态,只不由自主地向上首看,等着司业郑泽来当这个领头人。

  “小袁大人可来迟了。”谁也没想到郑司业开口便是这么一句,看着客气,实则明明白白的是要撕破脸的意思。可安平公主并不答话,端端正正地立着,轻轻浅浅地勾着嘴角,一派泰然。

  气氛僵持了一会,郑司业竟没能沉住气,咳了两声,一正姿态,高声道:“小袁大人,本官乃国子监司业,今日祭酒大人不在,小袁大人应向本官报值。礼不可废。”郑泽倒也不是只刻意难为袁隽,他本来脾气就臭,从来对“承荫”入仕者不假辞色。

  “郑司业所言极是,礼不可废。”袁隽姿态半点不改,从容道:“诸位大人,请吧!”

  “哎呀!”一道人声突兀响起,紧接着,在场之人就见参承孙韬越众而出、当先行礼:“臣,国子监参承孙韬,参见安平公主!”

  众人恍然。这孙参承才是明白人啊!君君臣臣,眼前这位并不是普通女子,“安平公主”是“正菜”,圣上在其封号之后加职的“佐著作郎”不过少少“调料”而已。一时间,行礼之声四起,直至郑泽也不得不低下了头。

  “本公主此来只是奉旨修书,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袁隽扫了一圈,目光落在孙韬身上,继续道:“不知有哪位大人可详细讲讲国子监各色书册典籍所藏何处、如何借阅,再替本公主引个路?”

  “安平公主且随臣来。”孙韬再度先于他人反应动作,十分有眼色。

  袁隽头也不回地走了,并无半点客套的意思,许久之后,灵台上的众人各怀心思陆陆续续散去。郑泽又立了半天,神色难辨,如是半晌,才慢慢踱回了自己理事的厢房。

  顺和帝并未同意袁成的告老之请,还责其“思虑太重”,此后两日,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