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矛盾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路方面,徐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与复线工程我们一直在争取,而且都已经立项,只要资金筹措到位,马上就能够开工建设。”

  “徐海高速的方案也已经在省交通厅立项,也是因为资金问题。暂时还没有开工。”

  邱成德摇了摇头:“随着海州经济的发展,这几个项目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李总你可以放心,我们一定会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包飞扬看了李令铭一眼,邱成德跟他谈过他的海州施政方略,按照邱成德想法,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一块的招商引资与发展建设他并不打算过多插手,而是要全力放手让包飞扬放开手脚来干。他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解决海州市交通瓶颈这一块,希望能够好好利用自己曾经在交通厅工作的优势,促成海州几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落实,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徐海铁路的改造。以及徐海高速。

  与工业项目不一样,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巨大,就算是收费的话,回报周期也很长。前期资金如果不能到位的话,项目是很难真正开始启动建设的,目前还是以国家的投资为主。

  邱成德心里当然非常希望在交通项目上取得进展,这样可以促进海州市各个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海州未来的经济都很重要,但是这需要时间。短期内想要取得突破无论对谁来说都并不容易,哪怕邱成德曾经有过交通厅的工作背景。

  江北省船舶集团总公司在海州的投资项目实际上很早就在运作,在薛绍华与陈玉清执政期间,这个项目就已经进展了不短的一段时间,而此时刚刚来到海州上任的沈国生只是在关键时刻起了临门一脚的作用,但在海州其他一些并不了解此事的人们看来,就好像是由于沈国生来到海州才拉到这个项目并在短短几天内让这个项目在海州顺利落成,变成了沈国生做出的一大政绩。以李令铭的聪明头脑当然并不认为邱成德能够在短时间内做成这件事,在海州这个地方,邱成德明显是输在了起跑线。

  这其实非常关键,凭借先手得利,沈国生将成功拿到海州政局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像李令铭这样的商人来海州投资,往往会寻找在政治上更有优势的沈国生的门路,这样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邱成德很难扳回一局。

  李令铭之所以还会选择与邱成德、而不是沈国生接触,因为他更看重包飞扬,而包飞扬与沈国生都是一条线上的人,属于省委书记王虹锋的人马,在酒桌上他故意地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则是想要看一看邱成德对此会做出何种应对的反应,以此判断是不是值得他合作,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邱成德仍属于一种中规中矩的样子,还没有表现出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

  李令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