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双重标准 战云密布_第三帝国之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舅子阁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采取“似快实慢”的增援方案。

  于是在匈牙利境内就出现了如下情景。

  接到匈牙利的求援后,同样是无数来自德国的军列呼啸着冲进匈牙利。

  德国巴尔干集团军群司令部首先进驻布达佩斯,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直属的步兵军紧随其后进入匈牙利。并在布达佩斯东部蒂萨河西岸布防。

  德国空军也没有落后,第六航空队一部。以及第四高炮师被调往匈牙利,同样只驻守在布达佩斯附近,以保卫布达佩斯不受苏联空军的空袭。

  完成向匈牙利境内的调兵行动,德国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效率不可谓不高,速度不能说不快。

  德军陆空军进驻匈牙利后,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赶走了布达佩斯上空苏联空军的轰炸机群。

  除了在夜里鬼鬼祟祟摸到布达佩斯上空,扔几颗炸弹,面对第六航空队的战斗机和密集的地面炮火,苏联空军再不敢轻易接近布达佩斯。

  保证了布达佩斯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后,数不清的军列轰鸣着冲进匈牙利,穿过布达佩斯,向东部的匈牙利与苏联边境驶去。

  与之前的军列不同,这些军列上装载的是来自亚平宁半岛上,“新时代的罗马帝国”,意大利的第八集团军,以及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蓝色步兵师。

  起初,看到盟友们如此重视盟约,雄兵悍将源源不断地涌入匈牙利,霍尔蒂上将感动的是老泪纵横,认为匈牙利的安全得到保证,必能将苏联人堵截在喀尔巴阡山山脉内。

  然而高兴之余,霍尔蒂上将没有察觉,巴尔干集团军群派往匈牙利的援军,与派往罗马尼亚的援军在“质”上的不同。

  罗马尼亚拥有一个整编的第五装甲集团军,而且是古德里安亲自率领。

  在匈牙利境内的德国军队,不要说装甲集团军,连一个装甲师都没有,有的仅仅是一个三号突击炮营。

  于是乎,在这种数量不够,用意大利人凑。保证数量,但是不保证质量,看起来快,但实际很慢的增援效果的影响下,意大利第八集团军责无旁贷地承担匈牙利境内的主要作战任务。

  在喀尔巴阡山西部山口之战中,苏联第一空降军的伞兵们发挥超常,以顽强的意志,娴熟的作战技巧,以及复杂的城市地形,死死地钉在穆卡切沃城内,堵住轴心国援军进入喀尔巴阡山最重要的一个入口。

  匈牙利第二集团军,和意大利第八集团军的部队在战斗中发挥的很稳健,无论霍尔蒂海军上将和巴尔干集团军群司令部如何催促,他们始终被穆卡切沃城的苏联空降兵们拒之门外,无法打开这道通向喀尔巴阡山腹地的门户。

  终于。在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欢呼声中。在德国“狼穴”的望眼欲穿下。西南方面军主力部队穿过喀尔巴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