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0八章 光明在前(一)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溃兵,对我军奋斗宗旨不清楚、奋斗目标不明确,作战意志不强,凝聚力不强,甚至出现逃兵。我党组织的有些地方武装,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不到家,一遇日寇大规模扫荡,就会溃散、垮掉。反观八路军教导师,历经日军重兵围剿,不仅主力部队没有出现逃兵事件,就是地方武装亦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投敌、溃散现象,哪怕是陷入日军包围圈中的县大队、区小队,都能做到视死如归、浴血拼杀,直到突围或全队牺牲。其根本经验就在于教导师坚持开展全面诉苦运动!教导师任何一支部队,小到区小队一个班,建立之日起的第一课就是诉苦。通过忆苦、引苦、访苦、比苦等方式,加上诉苦典型带动,挖苦根、找苦源,让战士们认识到反动统治和日寇侵略是总苦根,把个人苦归结到阶级苦、民族苦,只有消灭侵略者、推翻反动统治,劳动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再加上三查、三整,就会保持我军的纯洁性、战斗力,把我军建设成团结奋斗、指挥如意的钢铁军队。

  这样的军队天下无敌!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本照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怎么能消灭鬼子、壮大自己就怎么打。教导师实施的是游击战、运动战、歼灭战相结合,以游击战消耗鬼子,以运动战调动鬼子、在运动中消灭鬼子,集中兵力、集中火力,大打歼灭战,消灭鬼子有生力量。总的说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一切以消灭鬼子有生力量为目的。

  讲完军事斗争的成绩,刘一民又讲了教导师在建立根据地方面的成绩。这里面,刘一民重点讲了政权建设,把村级基层政权建设上升到保证战争持久开展的战略高度,讲了建立村党支部、民兵队、妇救会、儿童团和民主选举抗日村长的重要意义。归结起来,刘一民认为村级政权是政权建设的基础,只要把村级政权建设好,区政府、县政府的选举、建设就好办了,就能形成打不垮、拖不烂、扑不灭、毁不掉的政权体系和抗日堡垒。

  加强根据地建设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刘一民认为,中国几千年发展史,也是一部战争史。这部战争史的最本质的内涵就是争夺对土地的所有权,谁能解决好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陕西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完全实行土改,根据地就稳固,就能解决根据地人民的吃饭穿衣和发展问题。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把原来集中在大地主手里的社会资源进行了再分配,变少数人拥有多数土地和社会资源为土地平均分配,变少数人富裕多数人受穷、受压迫、受剥削为多数人共同富裕,这样的政策可想而知,那是一定能够得到大多人的拥护的。过去我们在苏区的打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