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零章滕县之殇 (一)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组织与敌拼刺,这是纪律。”

  写完以后,叫来祈丰年,让他仔细看看自己的批语,重温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精髓,万不可轻敌。

  祈丰年知道师长是怕他去和鬼子死拼硬打,他哪有那么傻,只不过是不服气日军的拼刺技术,想找机会和鬼子较量一下,可不是他把师长一贯强调的教导师作战原则给忘了。见师长如此郑重地批改,而且当面交待,祈丰年就说:“请师长放心,我知道我军的长处不是和日军拼刺刀,还是伏击、袭击的战果大、伤亡小。不过,如果短兵相接,那就是师长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用刺刀拼,也要拼出一条血路。”

  刘一民点点头,和祈丰年探讨了一阵日军的战法,接着就继续批改战士们的学习本。这一批改就是一夜,直到天明,刘一民才站起来伸伸腰、踢踢腿,稍微活动了一下,带着警卫员们回师部去了。

  就在教导师在徂徕山区休整分兵的时候,日军集中力量抢修津浦铁路,津浦路南线作战的滕县保卫战、临沂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第十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出生于日本的兵库县,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一同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1915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是日军中四大中国通之一。

  但是,与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不同,一是矶谷廉介当时并不想上陆军大学,而是想来中国。因为他的岳父、日军第一代中国通、日军对华谍报鼻祖青木宣纯曾告诉他,他一生的事业应该在中国。二是矶谷廉介虽然也是日军四大中国通之一,但他属于日军中国通中的南支那派,主要研究的是孙中山派系的发展,而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都属于日军中国通中的北支那派,关注的是东北和华北。三是矶谷廉介在任日本驻华公使馆、驻华大使馆副武官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对孙中山先生非常敬爱,对蒋介石却一直不感冒,而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等北支中国通都认为广东人称孙中山为孙大炮非常中肯。

  卢沟桥事变前,矶谷廉介属于日军中不主张扩大事态范围的那一部分人,但是战争一旦开始,矶谷廉介还是披挂上阵,扮演起了急先锋的角色,从平津一路南下,一直攻占了济宁。这一下,让矶谷廉介顿时觉得中国军队不够尔尔,原来就知道中国军队装备差、战斗力低,没有想到竟然差到这种程度、低到这种程度。

  直到上次会援天津,第十师团先头部队在沧县被教四旅骑兵营重创,矶谷廉介才忽然明白,这八路军的教导师不同于一般的中国部队,步兵火力强大,而且擅长使用地雷、炸药包,他们有一种兵器是专门对付皇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的,一炮就能把坦克打成一堆废铁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