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六七章 煤田(一)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丫头看来是把情思转移到了民歌上,这样也好,虽然她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但却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贡献。

  榆林城号称驼城,雅号榆阳,东依驼山,西临榆溪,南控乌延,北瞰燕塞,襟山带水,龙腾虎踞。由于地处陕甘宁蒙晋交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战的九边重镇、三秦锁钥。历史上,大夏国开国君主赫连勃勃、西夏开国君主李继迁、北宋名将杨继业、南宋名将韩世忠、明末闯王李自成都诞生在榆林辖区。

  榆林独特的战略地位,城防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明代三拓榆阳,形成了“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城市格局。长街十里,均以石子铺路,城扁街宽;榆林的城墙非常坚厚,比北京的城墙还略厚一点;由于是九边重镇,将军府邸多、衙门多,规制都仿照明代北京建筑建造,加上边商富贾、手工业者云集,连铺户家宅也都是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四合院,二进、三进、四进都有,交相勾连、庭院深深,不愧“小北平”的称号。

  胡老虎和鲍文见军团长这么快就来看望部队,心里欢喜,一直接到了米脂,陪同刘一民到了榆林。

  离开成都后,刘一民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小城市有如此规整的建筑的,所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塞上明珠榆林城,一大早就领着蔡中、曾中生、唐星樱、赵小曼、晶晶等人,把榆林城转了个遍,又到榆林明珠红石峡去游览。在红石峡,刘一民应胡老虎和鲍文之请,题写了“塞上明珠”、“蒙汉同源”、“还我河山”三块匾额,又题写了“母亲叫儿去扛枪,妻子送郎上战场。四万万人齐努力,团结抗日灭东洋”的短诗。

  胡老虎见军团长写出如此雄壮的文字,知道军团长杀敌之心日盛,亟待上战场和日寇厮杀。就找来榆林最有名的石匠,让把刘一民的题字、题诗刻上石壁。

  等石匠拓印好后,刘一民的手迹就被在场的军团报副总编晶晶收走了,说是要回去在《战旗报》上发表。

  晚上,军团文工团在榆林城进行专场慰问演出,除骑兵师干部战士和榆林抗日民主政府干部外,还邀请了榆林的社会名流、工商业代表,许多市民也围在四周观看。

  文工团长赵小曼两次上场,一次是她的古筝弹奏《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另一次就是她的陕北民歌独唱。

  令赵小曼想不到的是,她的民歌演唱获得了极大成功。

  此时赵小曼把头发已经留了起来,梳成两个长辫子,白衬衣、兰裙子,看上去清丽无比,十足一个洋学生的样子,站在台上本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加上战士们第一次听这么好听的艺术化了的陕北民歌,结果自然是一次次地掌声把她留在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